瓜蔞,又名吊瓜、藥瓜,學名栝樓,是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常見大宗草藥,藥食兩用,營養(yǎng)價值高,瓜蔞籽、果皮、根均可入藥。瓜蔞籽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等含量豐富。因此,市場需求量大,在上海、安徽等地十分暢銷。下面介紹其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1.種植地選擇
瓜蔞是深根植物,喜溫喜光、忌陰忌濕、抗病力較強。種植地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力充足,排灌方便不積水,土壤pH值在6.7~7.2的壤土地塊為好,鹽堿地不宜種植。
2.品種選擇
栽培品種應選擇已通過國家或地方審定或篩選的穩(wěn)定系列優(yōu)良品種(品系)。
3.整地做畦
大田栽培,應在土壤封凍前深耕、耙平。按行距3.5米,溝寬1.5米,畦寬2米的高畦。
4.基肥施用
每公頃施45%硫酸鉀復合肥750公斤、過磷酸鈣750公斤、硼砂15公斤、硫酸鋅4.5~15.0公斤、腐熟餅肥1500公斤、腐熟農家肥45噸。施肥方法采用溝施或穴施,即在距離畦邊50厘米處開一條施肥溝,或在畦上間隔1.5米按照50厘米見方打穴,將肥料與部分土壤混合施入,然后覆土。
5.移栽
一是在安全出苗期內,盡可能做到早移栽,促進早發(fā)苗。氣溫穩(wěn)定在5℃時進行塊根移栽;氣溫穩(wěn)定在10℃時進行帶苗移栽。注意防止過早移栽受晚霜凍害,過遲移栽延遲結果。二是定植株行距保持在3.5米×(1.0~1.2)米。為了提高前期產量,當年每公頃定植密度3000~3750株。第2年間苗,去弱株留強株,一般留2700株左右,保證莖蔓鋪滿架面,但也不能過于郁閉。三是注意定植方法,塊根直接定植應選用符合育苗質量的塊根,在距離施肥穴10厘米處挖小穴,塊根用75%百菌清500倍液浸泡10分鐘后平放穴內覆土覆膜。出苗后及時破膜放苗。采用育苗移栽,栽好后立即澆足定根水,栽后7天內不能缺水。四是科學搭配雄株。按照(8~10)︰1的雌雄株比例,在田間均勻分布定植。
6.搭架
搭架在移栽或出苗前結束,避免搭架操作時損傷苗木。搭架原則為棚架要牢固、通風透光。可以用水泥柱、竹、木柱相結合作主柱,盡可能降低棚架成本,方便人工架下作業(yè),提高架面面積。架式:要求搭建高1.8米左右的平面棚架,地面按3.5米×3.5米標準立柱。柱上端用10#不銹鋼絲拉成3.5米×3.5米的方格,再用10#鋼絲拉對角線,最后在上面覆蓋20厘米×20厘米網眼的尼龍網,在棚架的外圍可多支幾根柱子,盛果期時避免架子倒塌。
7.生長期管理
扶蔓上架:當瓜蔞主莖長到0.3~0.5米時,插好支持物,用軟質繩帶將瓜蔞蔓固定在支持物上,引其向棚架生長。
除草追肥:每年于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生長期見草就除,保持田間無雜草,植株封行后停止除草。①提苗肥。定植活株后,在距離苗20~30厘米處,環(huán)狀追施1~2次尿素,用量為50~100克/株。②花果肥。6月至8月,瓜蔞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進入旺盛期,應追施2~3次花果肥,每次每公頃施餅肥75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225公斤,在距離根部20厘米外開環(huán)狀或放射狀淺溝施入,然后培土,嚴防傷根燒根。③催果肥,果實膨大期,結合噴藥,用0.2%磷酸二氫鉀葉面噴肥。
水分管理:多年生瓜蔞,根系發(fā)達,比較耐旱,但在生長盛期和果實膨大期,如遇干旱,應及時澆水防旱,遇澇要隨即排水防漬。
整枝:一年生植株主莖留1~2根,第2年后每株只留1個健壯主莖。及時抹去架面下主莖上的新生腋芽。枝蔓上架后,做到均勻引蔓,全面鋪開。肥力充足的田塊,架面主莖長至1米左右應斷頭,促第1分枝生長,增加掛果率。生長中后期如枝蔓過密,應剪去一些小枝、空枝及老葉。
保花保果:花期生長過旺,噴1000~3000毫克/公斤矮壯素。花果期結合噴藥噴施0.2%磷酸二氫鉀、0.3%尿素和0.3%~0.5%硼酸,每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
8.收獲
9月至11月瓜蔞果實表面變?yōu)殚冱S色便可收獲,分批采收。果實采收后在陰涼處后熟10天左右,用刀剖開取出籽和瓤放在木桶等非金屬容器中發(fā)酵36小時,使籽瓤分離,將種子曬干或烘干即可炒制或銷。曬干后的果皮、天花粉可作為中藥材銷售。
9.越冬管理
秋季瓜蔞葉片90%枯死,在離地0.5米處割蔓,培土20厘米防寒越冬。開春后,出苗前環(huán)狀或放射狀開溝施有機肥和復合肥,一般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45噸、三元優(yōu)質復合肥450公斤、硫酸鋅15公斤、硼肥l5公斤,同時澆好返青水,力爭早出苗、出壯苗。
(湖南省保靖縣農業(yè)局 彭利平 王俊華 彭官交 郵編:41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