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害羞,小學五年都是一口石家莊口音,而且還結(jié)巴,有時我哥冷不丁地就給我一個耳光,他們說這能治我的口吃。
初中時,老師讓我參加演講比賽,演講稿倒背如流,家人說出任何一個自然段的頭一個字,我都能把下面的字給背出來。但是到了臺上,底下黑壓壓的一片,我背了一段,就想第二段開頭的字,背完了第二段,大腦一片空白,站在臺上沉默了足有一分鐘,嚇得尿褲子了,全校師生就這樣眼睜睜看我跑了出去。后來再回學校,覺得旁邊女生的笑聲都是在笑我的。
老師對我說:“雖然你沒有演講完,在學校沒拿到名次,但是你朗誦的那兩段挺好的,你不要緊張,能背下來肯定能得第一名,我推薦你去區(qū)里參加比賽?!蔽疫@次答應得比上次痛快,覺得無所謂了,結(jié)果背下來還真得了一個名次。從此之后我就有點變化了:反正已經(jīng)丟臉了,還有什么所謂呢?卸下這個負擔后,我覺得自己“還行”,也能經(jīng)常在這種場合露露臉。
中國人傳統(tǒng)上都比較內(nèi)向,大家一起聽你說話的機會很難得,要珍惜每一次當眾說話、當眾表演的機會,就讓自己積累挫折、積累出丑的經(jīng)驗,這樣才能放下自我。你今天在10個人面前出了一個很小的丑,明天這就能幫你在10萬人面前掙回一個很大的面子。
你看我的形象,駝背,直不起腰來,所以跟女主持人坐在一起的時候總顯得我矮,導演就拿了一個電話號碼本墊在我的屁股底下,可女主持人不高興了。我去了趟廁所回來后發(fā)現(xiàn),嘿,她也墊了一個。墊就墊吧,導演后來覺得,怎么你墊了東西還比人家矮呢,再給墊一下!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都跟站著差不多高了,因為已經(jīng)墊太多了。越想這些事,我就越完蛋,越想手該放在哪兒,就越不知道該往哪兒放。其實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忘記自我的時候。
摘編自《時代青年(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