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凌
當心痛風治療誤區(qū)
◎楊曉凌
在門診中,我經常遇到拄著拐杖或是坐著輪椅前來就診的年輕人,他們的表情十分痛苦,輕輕碰觸一下紅腫的關節(jié),就會痛得跳起來。這些人十有八九是痛風患者,大多數(shù)是因為經不住美食美酒的誘惑而生病的?;颊咧挥谐霈F(xiàn)了難以忍受的關節(jié)疼痛,才會想到來醫(yī)院就診,而一旦疼痛好轉之后,患者就自認為病已經“好”了,不需要再看醫(yī)生,也不需要再治療了。事實上,痛風治療分為急性發(fā)作期治療和慢性維持期治療,其防治關鍵在于慢性維持期治療,包括合理飲食、適當運動、關節(jié)保護,必要時使用降尿酸藥物,使血尿酸控制在合理水平,避免痛風性關節(jié)炎再次發(fā)作。因此,即使關節(jié)疼痛好轉,痛風患者仍需要定期到醫(yī)院就診隨訪,監(jiān)測尿酸的水平。
有些患者痛風發(fā)作了好幾天,便自行在當?shù)蒯t(yī)院進行了輸液治療,但癥狀并未得到明顯緩解。仔細查看患者的就診記錄不難發(fā)現(xiàn),患者為了緩解“痛不欲生”的痛苦,服用大量的鎮(zhèn)痛藥物、靜滴抗菌藥類藥物,甚至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殊不知,痛風急性期的腫脹、疼痛、炎癥,是因末梢血管微循環(huán)較差,致使血液中的尿酸鹽結晶堵塞造成的,也就是中醫(yī)上所說的“不通則痛”。只要沒有產生破潰的痛風石,便屬于無菌性炎癥,使用抗菌藥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破壞體內的有益菌群,降低自身的免疫力。
許多患者認為藥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長期接受藥物治療。一些患者則采取所謂的“飲食控制”療法,企圖通過單純的飲食控制達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當然,在治療痛風的過程中,適當?shù)娘嬍晨刂品浅V匾?,患者應避免短期內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以防止血尿酸水平急劇增高,引起痛風急性發(fā)作。但是人體內70%~80%的尿酸是自體產生,只有20%~30%來源于飲食等外部因素。對于一些血尿酸水平較高的患者,僅靠通過飲食等其他非藥物手段治療,往往難以使血尿酸降低到合理水平,需要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固然,任何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但是對于降尿酸藥物來講,只要應用得當,不良反應還是很小的,患者不必過分緊張。(摘自《家庭用藥》2015年第8期 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