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口述 楊瀾/整理
字畫因緣
◎李敖/口述 楊瀾/整理
我讀大學(xué)的時候20歲出頭,常常經(jīng)過臺北市重慶南路的一個賣胡筆徽墨的筆墨莊。一次,我看到一幅字掛在墻上,是胡適先生給胡漢文抄錄的古詩:“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p>
我好佩服胡適先生,每次都在這幅字前面流連。
后來我畢業(yè)了,多少年以后這個店也不見了,倒掉了。大概是50年以后,我的助理跟我講,說有一個人稱胡適先生是他的伯父,要給我看一幅字。
我說不要理他,他是騙子。我的助理問我為什么他是騙子,我說因為胡適是最小的一個兒子,是老幺,老幺怎么會被別人叫伯父呢?所以一定是騙子。
結(jié)果我助理告訴那個人以后,那個人說,我的這種講法是正確的,可他叫胡適伯父是因為是大家族里的排行,所以也沒有錯。
于是我就跟他通了電話。他說他有一幅胡適先生寫給他爸爸的字,想給我看一看。我問:“你爸爸是誰?”他說他爸爸是胡漢文,安徽績溪人,當(dāng)年在臺北市開筆墨莊。我說我記起這幅字來了,這幅字的內(nèi)容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他在電話那邊愣了,這個事情怎么可能!竟然碰到我背出那幅字來。
我讓他拿來給我看,他就拿來了,這幅字已經(jīng)不像50年前那么新了,很單薄。
這位先生就是胡漢文先生的兒子,他做生意失敗了,滿面風(fēng)霜,所以要把這幅字讓給我。
我出了40萬,他猶豫了一下,說:“再加一點兒吧?!蔽艺f:“好,50萬?!彼唾u給我了。50年后這幅字賁臨而來,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不是講迷信,但就有一種因緣令它又出現(xiàn)了,我又有能力把它買下來。雖然這個字老了,我也老了,就像孫過庭《書譜》里的一句話,叫“人書俱老”。
(摘自《楊瀾訪談錄之風(fēng)云》譯林出版社 圖/連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