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要:繪本可以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想象、體驗的機會,我們可以巧妙的運用繪本,讓孩子帶著好奇、興奮的心情融入繪本的故事情境,并透過有意義的提問和引導,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繪本 幼兒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4-0233-01
繪本以栩栩如生的畫面,生動有趣的語言,創(chuàng)意獨特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幼兒的思維是一種具體形象性的思維,而繪本以畫為主,文字少但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jié),比一般的純文本更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也更符合孩子的閱讀特點和習慣,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那么如何巧妙的運用繪本,引導幼兒在閱讀繪本、欣賞圖畫的過程中,充分展開想象,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呢?
1 巧用封面,激發(fā)興趣
一般的故事書,正文是最吸引人的。但是繪本是一種視覺化效果的圖文作品類型,因而,它的封面同樣是一本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本繪本的封面都可以給我們豐富的信息:由顏色和題目奠定的整本書的基調,主要的形象、作者、譯者、出版社等等,教師可以從封面開始對孩子進行“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啟蒙教育,用封面將孩子帶入閱讀的佳境。
以中班繪本閱讀活動《烏鴉和它的小貓弟弟》為例,在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了繪本的封面,讓幼兒觀察封面,并進行討論: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本書的封面上畫了些什么?
幼:有一只小貓,一只烏鴉,還有一個老爺爺。
幼:后面有樹、還有籬笆。
幼:還有草地。
師:你們覺得他們可能在什么地方?
幼:他們好像在樹林里。
幼:在草地上,因為他們站的地方有很多小草。
幼:在公園里。
幼:他們在老爺爺家的圍墻邊上吧?
師:你們說的都有可能,那請你們猜猜看,小貓、烏鴉和老爺爺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幼:小貓和烏鴉是好朋友,它們一起住在老爺爺的家里。
幼:小貓和烏鴉都沒有家,老爺爺把它們帶回家。
幼:小貓、烏鴉和老爺爺,他們都是好朋友。
師:為什么你覺得他們是好朋友?
幼:因為他們臉上都是笑瞇瞇的。
師:他們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好嗎?
繪本的封面就像是繪本的眼睛,從中能讀到這本繪本的靈魂。在講《烏鴉和它的小貓弟弟》這個故事時,我先引導幼兒觀察封面,討論交流封面的內容,喚起孩子們閱讀的興趣,使孩子們初步進入繪本閱讀的狀態(tài),由猜測可能的故事劇情激發(fā)起幼兒強烈的傾聽乃至閱讀繪本故事的欲望,從而使整個活動彌漫著想象的色彩。
再如繪本《愛心樹》的封面是一棵彎著腰,向下伸著一根樹枝,落下一個蘋果的果樹和一個抬著頭,攤開雙手準備接住蘋果的男孩,在正式講故事前,我也讓孩子們先仔細觀察封面,說說封面上畫了些什么,并說出樹和男孩的姿態(tài)。然后告訴孩子們這個故事的名字叫《愛心樹》,請孩子們看著畫面結合故事名稱,猜想為什么叫愛心樹,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被打開了,大家紛紛發(fā)表意見,有的說:“因為這棵樹很善良,所以叫愛心樹。”有的說“因為這棵樹給男孩吃蘋果,所以叫它愛心樹?!蔽医舆^孩子的話說:“這棵愛心樹除了給小男孩蘋果吃,還給了小男孩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充滿愛心的故事吧?!焙⒆觽凂R上充滿好奇,聚精會神地準備傾聽故事。一個簡單的封面,再加上老師的適度引導,成功地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 巧用留白,發(fā)揮想象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要重視幼兒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幼兒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jié)等,感受畫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達的意蘊,遐想文字以外、圖畫以外的世界。
如在繪本《會滾的汽車》中,作者預留了一個給孩子們想象的空間,就是在狐貍假裝肚子疼成功進入大木桶后到狐貍捧著大肚子從大木桶出來,中間這段時間是沒有畫面的,于是我抓住這個“空白點”,讓幼兒想一想,狐貍進入大木桶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們看著狐貍進入大木桶后留著口水的畫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爭先恐后的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說:“狐貍上車后,先還是假裝肚子疼騙小動物們,等小動物們圍到它身邊后,它就把它們吃了?!边€有的說:“狐貍上車以后,先把小鵝一口吃掉,因為它很餓,小鵝最大,所以它先吃小鵝,然后再慢慢地把小鴨、小雞都吃掉?!痹谶@個過程中,我不會去評價孩子們說得是否正確,因為孩子們猜測的結果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在猜想、推測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閱讀的快樂,并學會了怎樣閱讀。
在閱讀繪本《逃家小兔》時,我問幼兒:“如果你是小兔,你會逃到哪里去?會變成什么?”“如果我是小兔,我就變成月亮,離地球遠遠的,媽媽肯定找不到我?!薄叭绻沂切⊥茫揖妥兂珊5椎纳匙?,那里可深了,誰也找不到?!薄叭绻沂切⊥茫揖妥兂梢活w星星,躲在太空里?!薄叭绻沂切⊥?,我就變成一只青蛙,躲在荷葉下面。”孩子們興奮地邊比劃邊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好像真的變成了那只調皮的小兔子,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巧用畫面,發(fā)展語言
繪本里有一幅幅精美的圖畫,這個資源可以充分地利用起來。幼兒在表演繪本故事的活動時,可以鼓勵幼兒根據畫面用自己的語言代替文本中的語言,也可以把文本中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水平,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在表演繪本《愛攀比的呼嚕豬》前,我先和孩子們一起看著畫面,討論呼嚕豬在追著媽媽要買東西時會說什么話,有的孩子說:“媽媽,我要買小花碗。”有的孩子說:“媽媽,我要草莓兔的小花帽?!边€有的孩子甚至一邊模仿小豬又哭又鬧的神態(tài)一邊說:“我要,我要,媽媽你給我買和叮當狗一樣的小瘦褲?!彪m然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但是每個孩子都會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孩子們在與同伴一起愉快游戲的同時,也在無意中豐富了自己的詞匯量。
真正的繪本,圖畫非常細膩,很注重細節(jié),它能表達出文字所不能表達出的意蘊。指導孩子閱讀繪本,要盡可能充分發(fā)揮圖畫的作用,幫助孩子通過欣賞、觀察圖畫的每個細節(jié),了解故事內容,并鼓勵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最終促進幼兒思維和語言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放.培養(yǎng)孩子的早期閱讀能力[J].山東幼兒教育出版社.
[2]胡旭慧.淺議幼兒繪本閱讀的指導策略[J].圖畫書閱讀與經典,2006.12.
[3]周兢.早期閱讀教育的關鍵: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D].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endprint
讀與寫·下旬刊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