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牧笛
秋季的黑夜來得越來越早,月的失眠被不斷地拉長,再拉長。月亮掛在樹梢上,如一條趕海的魚,人們只要伸伸手,就能觸到它波光粼粼的肌膚。散淡的月色,也這樣潮水般漲了上來。
天空,沒有記憶似的明凈。偶爾,一只輕快的鳥掠過,翅膀旋起微弱的氣流,是云的呼吸,也是星星搖響的鈴歌。于是,絲瓜藤、葫蘆架、牽?;?、鮮紅的美人蕉、青脆的小棗……都在這樣充滿月光的夜晚快樂地瘋長。
而你,月夜的孩子,正被一種神圣的力量鼓舞著,你要奔跑,你要飛翔!你的心靈突然間找到了方向,你的愛和感動像這滿月的清輝,朝著天邊彌散開來。你要用你的幻想找到月亮的故鄉(xiāng),再把自己,唱給它聽。月亮一定聽得見,它有耳朵哦,它的耳朵上,還綴著好多細(xì)碎的白珠子呢。
月光漸漸明亮起來,萬物顯得柔和。幽靜、孤傲和靈性,在寂然無語的背景中,凝成花間的一壺酒,荷塘中的一蓬蓮葉,楓橋下的一舟漁火,鄉(xiāng)愁中啼叫的一只鷓鴣……不同的凝結(jié),寄托著不同的感情。有懷舊,有思念,有傷感,也有釋放。從古至今,太多的文人墨客“寄愁心于明月”,以至后人提起月亮,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便脫口而出,并在反復(fù)的吟詠中,又平添許多新的意象。
人們望月,賞月,聆聽有關(guān)它的神話,享受它慷慨的光華。月亮在敲門,像不期而至的感懷,讓人聯(lián)想,沉思,微笑,讓人匪夷所思也讓人思緒萬千?!稗渌略谑郑ㄏ銤M衣”。掬一捧月光在手,所有的樂趣都涌來了,歡快、光明、溫暖、歌聲……大大小小的美好混雜在一起,成百年佳釀,無論你開懷暢飲,還是低酌淺斟,總能在心頭生出悠遠(yuǎn)的遐想?;ê迷聢A,是自古以來人們所向往的最圓滿的幸福境界。
秋天的月亮,有佛性,有文化,美如詩詞,美如幻夢。風(fēng)滑過幽深的草叢,發(fā)出簌簌的聲響,時而豪邁,時而輕柔。還有不知名的鳥啼蟲吟,不明原委的花間的喧鬧,似有若無的水的流動……相互應(yīng)和,如絲竹管弦,徹夜合奏出動人的秋曲。
這些動人的自然之聲,月亮都聽得見啊。它的耳朵是專門用來聆聽世間美好的。在這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晚,在這飽含禪理,處處涌動著詩意的夜晚,人的心情與天象節(jié)氣竟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
蒼天之上,月亮有耳。
(選自《濟南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