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莉
【摘要】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中的一種,約為整個惡性腫瘤的20%—30%。宮腔鏡檢查能夠有效的提升子宮內膜癌的診斷陽性率,特別是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在宮腔鏡可視下對病變部位進行穿刺活檢是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的金標準。
【關鍵詞】宮腔鏡;子宮內膜癌;臨床診治;應用分析
1 臨床資料
子宮內膜癌約為整個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年齡段主要在55~60歲之間。宮腔鏡能夠對宮腔內的生理以及病例改變全面了解,能夠將圖像至少放大10倍,宮腔鏡可將宮內可疑組織鉗取出來進行病理檢驗,不但不會遺漏早期局限型微小病變,同時可對多點進行取材,規(guī)避了過去診斷性刮宮為得到足量宮內組織而過度盲目的對宮腔進行搔刮,導致出血、疼痛以及子宮穿孔等癥狀,明顯的提升了臨床取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別是單純診刮結果為陰性是,更需要實施宮腔鏡檢查。雖然一些學者認為運用宮腔鏡檢查可能會導致少量的腫瘤細胞隨著腔鏡進入到盆腹腔或者輸卵管,但是經過大量研究指出宮腔鏡檢查不會影響疾病的預后效果。纖維宮腔鏡鏡體內插入端外徑僅僅為2.9~3.1mm,能夠彎曲達到100°~120°,容易通過子宮頸管對子宮腔內進行全面觀察,即便對于絕經期婦女或者未生育婦女也可在清醒狀態(tài)下進行;纖維宮腔鏡鏡體相對纖細柔軟,可對未婚或者幼女通過處女膜進入陰道對宮頸進行窺察,甚至可以經子宮頸管進入到宮腔內,直視檢查宮腔內的病變。
2 診斷方法
對子宮內膜癌診斷的方法具體有:子宮內膜細胞學檢查、診斷性刮宮、子宮超聲學造影、B型超聲、宮腔鏡檢查、核磁共振成像、內膜活檢等等。超聲只能對子宮內膜癌做出初步診斷,診斷性刮宮是過去常用的子宮內膜癌確診方法,盲刮不能確保對病變組織進行取樣。盲刮60%所得的組織不足宮腔的50%,漏診子宮內膜癌的幾率為2%~10%;核磁共振成像診斷浸潤肌層聲部的子宮內膜癌的精確性僅僅為46.6%。宮腔鏡則由于對整個子宮進行觀察以及宮頸管進行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微小病灶同時對病變部位進行定位活檢,而作為診斷子宮內膜癌及判斷分期的重要方法。
3 宮腔鏡在子宮內膜癌診治中的應用
宮腔鏡下觀察子宮內膜癌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宮腔鏡下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特點為局部病灶的形態(tài)以及表面的血管存在異常,臨床上具體可將其分為幾種:
(1)彌漫性病變臨床特點主要是宮腔廣泛病變,主要表現(xiàn)為宮腔內彌漫性增厚,表現(xiàn)可表現(xiàn)乳頭樣變化,其內部可見粗細不等的異常血管病變。
(2)菜花樣新生物腫物可在宮腔的任何部位生長,但是宮底部及宮腔前后壁最為多見,腫物可表現(xiàn)為細小乳頭狀或者菜花樣,常常合并壞死和出血,引起腫物表面呈灰褐色或者褐色表現(xiàn),乳頭表面可見血管異常形態(tài),血管的形態(tài)可表現(xiàn)為多種多樣,大部分表現(xiàn)為稀奇古怪的形狀,可見螺旋狀或者血管成團狀圍繞在腺體周圍。
(3)局灶性息肉狀物內膜癌患者宮腔內可見息肉樣新生物病變,這時腫物表面的血管分布相對較多,可見有粗細不等的異常血管。
4 宮腔鏡對診斷子宮內膜癌的優(yōu)勢
子宮內膜癌早期病變的組織學形態(tài)變化主要是子宮內膜的局灶樣增生,最終確診需要病理組織學檢查的幫助。子宮內膜癌的診斷方法具體包括診斷性刮宮、細胞學檢查、宮腔鏡檢查以及內膜活檢等等。學者對202例經過DC檢查未見有病變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分析,運用宮腔鏡對其進行檢查并進行活檢,發(fā)現(xiàn)有12.9%的患者被遺漏,存在內膜兵百年,其中包括9.4%的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及3.5%的子宮內膜癌,導致DC漏診的原因主要有大多數的患者為局灶性內膜病變,同時大多數病變位于子宮角部及子宮底。
與超聲檢查進行比較,超聲檢查能夠對子宮肌壁以及內膜組織進行有效分辨,同時還可對子宮體內的占位病變進行明確診斷,但是對于子宮內膜增生性改變以及早期的子宮內膜癌變,超聲檢查無法提供特異性鑒別診斷。Phillip等學者對75例絕經后陰道出現(xiàn)流血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以及與內膜癌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約一半左右的患者內膜厚度在3~4mm之間然而內膜厚度超過5mm的患者,約70%為良性病變。Litta等學者對220例絕經后異常子宮出血的患者進行分析,分別進行宮腔鏡和陰道超聲檢查,同時進行組織活檢,最終診斷為子宮異常出血(AUB),結果表明子宮內膜超過4mm經過陰道超聲檢查的敏感性在55.6%,特異性為49.7%,陽性預測值約為81.3%,陰性預測值則為98.1%;運用宮腔鏡檢查分別為100.0%、49.6%、81.3%、100.0%。與超聲檢查相比較,宮腔鏡更能直觀的做出檢查,通過肉眼觀察,容易將病變區(qū)分,同時能夠得到組織標本。因此,提升了早起內膜病變以及癌變的診斷準確率。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醫(yī)療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對婦科宮腔內病變及出血性疾病進行診斷時宮腔鏡以準確和直觀的特點居于第一位,其不僅能避免診斷性刮宮產生的盲視性,同時又可以補充超聲對內膜病變診斷的局限性,因而是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的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