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季堅
在湖北省房縣提起呂興國,大家都稱他為“哥們多、牌局多、票子多”的“三多書記”。
如果不是東窗事發(fā),呂興國可以說是“安全著陸”了。32歲當上房縣萬峪河鄉(xiāng)黨委書記,42歲成為房縣國土資源局局長,56歲提拔為副縣級干部并擔任湖北(房縣)野人谷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黨委書記,呂興國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
但隨著手中權力的逐步增大,呂興國開始忘乎所以,弄權腐敗,最終受到法律嚴懲。
2014年12月17日,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以濫用職權罪和受賄罪判處呂興國有期徒刑13年。
哥們多,黨性在“圍獵”中迷失
呂興國從一個公認的能吏,墮落為腐敗分子,關鍵在于思想“出軌”,黨性缺失。
呂興國出生在房縣一個小山村,從一名鄉(xiāng)村干部,一步步干到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房縣國土資源局局長,直至副縣級干部。從政初期,他守紀律講規(guī)矩,工作有魄力。特別是在任房縣萬峪河鄉(xiāng)黨委書記期間,他帶領群眾艱苦奮斗,使該鄉(xiāng)一度成為全省脫貧致富模范示范點。
1999年,42歲的呂興國被任命為房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有了“大顯身手”的舞臺,呂興國的人生發(fā)生了轉折。
手握土地收儲、出讓等重權的呂興國,成了開發(fā)商爭相拉攏的“紅人”??吹嚼习鍌円粩S千金的“瀟灑”,他的心態(tài)漸漸失衡。呂興國在懺悔書中寫道:“和這些老板相比,自己的能力不比他們差,付出的也遠比他們多,而自己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工作,工資每月也就2000多元?!?/p>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變,使呂興國心中奉獻與索取的天平失衡。他天天與老板們推杯換盞、稱兄道弟,對其送上的禮金禮品也照單全收,甚至公開帶著自己的情人和這些“兄弟們”出入酒店、歌廳、會所。在短短數(shù)年間,呂興國就收受“哥們”“朋友”送上的款物達312.3萬元。
殊不知,靠金錢和利益建立起來的朋友關系不過是一個權錢交易的借口,哪有真正的友誼可言。呂興國盡管對“兄弟們”“關愛備至”,但當其東窗事發(fā)時,恰恰就是這些“兄弟們”“齊心協(xié)力”把他送上了法庭。
牌局多,底線在“愛好”中突破
愛好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培育情操,提升修養(yǎng),也可能由“好”而“貪”、由“玩”而“腐”。
呂興國正是被點中愛好“死穴”而落馬的。
剛當上房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時,呂興國給自己定了一條“鐵規(guī)”:決不以權謀私,決不收受禮品禮金。然而,呂興國有一個愛好——打麻將。一些有求于他的下屬和老板發(fā)現(xiàn)他有這個愛好后,紛紛請他打麻將,賭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呂興國自然是屢戰(zhàn)屢勝,“贏”得盆滿缽滿,牌癮也越來越大。
當呂興國在牌桌上輕而易舉贏得一沓沓鈔票時,心知肚明“牌友”的醉翁之意,他也投桃報李,利用職務之便為“牌友”承攬工程。在呂興國的關照下,商人計某先后承接了房縣尹吉甫鎮(zhèn)三個村的河堤工程,房縣三個鄉(xiāng)鎮(zhèn)的低丘崗地改造工程,以及房縣國土資源局下屬六個國土所辦公樓建設工程。
起初不把“小愛好”當回事,最終卻被小恩小惠“拉下馬”。八年間,呂興國通過打牌非法所得55萬元。他在接受組織調查時聲稱,是自己放縱了“愛好”,糊里糊涂鉆進了他人設下的圈套,“老板下了套,我糊涂鉆;部下下了套,我勇敢鉆;朋友下了套,我仗義鉆”。
小節(jié)之中有大義,愛好之中見品行。領導干部的個人愛好直接關系其從政道德和公權力的廉潔公正使用,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呂興國的落馬警示廣大黨員干部:“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鳖I導干部如果把握不好是非界限,最終就會因私人愛好走上不歸路。
票子多,人生在弄權中“崩盤”
與呂興國共過事的干部對其評價就是一個字“怕”。一名干部說,呂興國的作風很霸道,如果不按他的意圖干事,就要被他“穿小鞋”。
呂興國在房縣國土資源局局長崗位上一干就是14年,局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對他也是怕字當頭,不敢問、不敢說,在局里,呂興國“一言九鼎”。
呂興國在悔過書中寫道:“只要搞好和縣主要領導的關系,在房縣沒有執(zhí)紀執(zhí)法機構可以監(jiān)管我,上級機構又監(jiān)管不到我頭上來?!?監(jiān)管的乏力,使呂興國逐漸把單位當成自家“后花園”。為了一己私欲,他拉幫結派,搞個人“小集團”,肆無忌憚弄權謀利。
“要拿到項目和土地,得呂興國點頭?!边@在房縣商人圈中,不是什么秘密。商人計某說,在做項目過程中多次找呂興國匯報工作,他都置之不理,于是開始一萬元、兩萬元地送,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大手筆”,根本承接不到大的工程項目。為了得到呂興國的關照,錢越送越多,單筆高達20萬元,呂興國僅收計某一人的賄賂就達69萬元。從此,在計某的項目上,呂興國有求必應,甚至主動幫其協(xié)調解決一些難題。
赤裸裸的權錢交易,讓呂興國賺得“盆滿缽滿”,迷失在極度膨脹的欲望中。2013年5月,呂興國在競爭副縣級干部期間,為阻止有人舉報自己的違紀問題,甚至指使房縣國土資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虛列30萬元工程款作為“封口費”交給舉報人。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即便呂興國機關算盡,最終也沒能逃脫法律的嚴厲制裁。
“悔不該私欲膨脹,被金錢迷住了雙眼;悔不該喪失原則,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悔不該無視黨紀國法,把自己放在組織監(jiān)督之外……”案發(fā)后,呂興國的懺悔姍姍來遲。
(曹世明薦自2015年6月21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