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摘 要】
研究性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單項教學模式相比,屬于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其具有更多的探究性與互動性,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研究性教學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對于一個問題展開對話或者討論,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組織比較開放,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定的幫助,與此同時也便于教師掌控整個課堂。就近幾年來看,我國中職語文教學的效率一直處于低下狀態(tài),得不到學生的重視,因此也就沒有人去認真學,這對提高中職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約性,但是如果將研究性教學模式運用到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定會改變這個局面。筆者就研究性教學模式的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做了探討,以期幫助中職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
研究性教學模式 中職語文教學 應用 探究
研究性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其對某一個問題進行研究,然后使用類似于科學研究方法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研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性極強,因此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中職語文研究性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
1.體現(xiàn)教學的開放性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使用研究性教學模式,由于問題來源比較多,因此方式也是非常多,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體現(xiàn)出教學的開放性,爭取將課堂營造成一種多元化的、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取知識,并產(chǎn)生不同的探究結(jié)果,來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2.實現(xiàn)教學的實踐性
研究性教學模式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在此種教學模式的帶領(lǐng)下,讓學生的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個性的人生體驗,使學生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將語文知識了解得更透徹,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研究性教學模式是新時代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對某一個特定的問題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將書本上的知識轉(zhuǎn)變?yōu)閷W生自己的知識,而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一開始是基于閱讀教學,從一般的研究性教學模式衍變而來的。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課文閱讀中應用研究性教學可以使學生建立語文思維、對學生的視野進行進一步開拓。這里筆者以蘇版的中職語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為例,將研究性教學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分析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引導學生思考,提出研究問題
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引導學生選擇一個與學習主題有關(guān)且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對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探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使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研究室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在問題確定的過程中,教師要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的問題,可以在研究課題的過程中使用綜合與借鑒的方式,讓學生處于主導地位,成為引導課堂主題的人。學生在誦讀《荷塘月色》之后,學生能夠從作者描寫荷塘月色的情感中提煉出自己的感受,并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對于隱藏在對話背后的哲理進行深入探討。
2.制定研究小組,設計研究方法
在完成第一步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jù)全班學生的人數(shù)情況,最好每組設定4到6人,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誦讀課文之后,感受作者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制定出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案,然后設計出獲取有用信息的方式,準備將要用到的資料,研究可能的結(jié)果等一系列內(nèi)容的研究方案。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收集信息與篩選資料的過程進行指導,就拿《荷塘月色》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散文等類似的故事,在了解了散文含義之后,對《荷塘月色》所表現(xiàn)的真實情感進行探討。
3.小組研究,得出結(jié)果
研究性教學模式的關(guān)鍵是課堂中的小組探討與研究,教師只需要對學生進行輔助性的引導,使其對課文展開實質(zhì)性的分析。再根據(jù)這篇散文搜集了相關(guān)資料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體味荷塘月色的景色、作者描寫過程中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等,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寫出自己的想法與感受,例如,通過使用卡片的方式,每一位學生將自己形容作者情感與心情的詞匯寫在卡片上,然后通過全體學生舉手表決的方法來找出最佳詞匯,并以此為話題展開討論,分析學生們選擇這幾個詞匯的最終原因。
4.交流學習成果,互相評價總結(jié)
完成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之后,就到了總結(jié)與評價的階段,這個工作主要由教師來完成,來增加學生思維的寬度,也是為了肯定學生的研究成果。分析作者描寫荷塘月色時的心情,以及心理感受,作者通過對月色下荷塘景色的描寫,含蓄而又委婉地表達出自己不滿現(xiàn)實,向掙脫現(xiàn)實的束縛,但是卻又無法做到的復雜心情,給讀者的感覺是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的苦難中艱難前進的足跡。使學生讀完文章之后能夠感受到作者復雜的心理活動,而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讓學生明白文中的荷塘美景只能使人暫時忘記憂愁,讓學生感悟作者渴望美好生活的心理。讓學生知道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與生活是多么美好,所處的年代正是繁華盛世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
三、結(jié) 語
教師在中職語文研究性教學模式中不能只重視研究成果,而要更重視學生的研究課題的整個過程,注重對研究結(jié)果進行評價,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在探究的過程中得到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這有助于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雷.研究性學習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池州學院學報,2012(01)
【2】孫琳.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
【3】李慧娟.研究性教學模式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效果【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