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
《綱要》指出,生命的成長需要寬松和諧的氛圍,只有在和諧的氛圍里,生命的潛能才能得到充分挖掘,孩子們的表現力、創(chuàng)造力才會源源不斷地流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生活和學習,幼兒才能思維敏捷,想象豐富,活潑開朗,充滿自信和創(chuàng)造。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細致觀察、耐心傾聽孩子們內心的想法,理解他們的感受,同樣也會給教學經歷增添七彩陽光。
幼兒成長環(huán)境秩序愉快自由發(fā)展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huán)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yōu)秀人格的基礎。
“人之初,性本善?!焙⒆釉诔砷L的過程中變壞到底是誰之過?全是孩子的“沒出息”造成的嗎?孩子本性純良,變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不當教育方式的影響,這來自于父母、學校、社會……
3~6歲幼兒生理、心理發(fā)展水平較低,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過集體生活,生活環(huán)境改變了,在各方面要學著自理、自我服務,感到諸多不適應。因此,幼兒缺乏自信心,缺乏堅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而取得成功的情感。為此,教師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教師是一個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觀察者、指導者。
一、一個有秩序的環(huán)境
幼兒園課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與環(huán)節(jié)之中,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自選活動、轉換過渡與收拾整理、進餐、盥洗、午睡以及入(離)園,等等。根據動靜交替的原則來安排一日生活。使用相對穩(wěn)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幫助幼兒掌握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名稱,使他們知道下一環(huán)節(jié)干什么,每環(huán)節(jié)結束時有明確的信號,讓每個幼兒意識到要轉換活動了。
二、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環(huán)境
每天早餐和午餐時,由于孩子們用餐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常常是一部分孩子吃完了,而另一部分孩子碗里的飯才吃了一個角,時差就在一前一后中產生了??紤]到教室小,所以我們就讓那些先吃完的孩子自由活動,這樣的安排恰恰給了孩子一個自由的時間和空間。一塊小毛巾或是一張彩紙、一本書都成了他們飯后可心的玩具。
一天中午,小朋友的午餐是大米飯、菜是西紅柿炒雞蛋,是孩子們喜歡吃的,好多孩子都能很快地吃完,岸青也是其中一個。用完餐照例是要拿毛巾擦臉的,他拿了一條毛巾很快地擦了擦,擦完后就把毛巾放好,然后站在門口,靠在門邊看別的孩子。忽然,他把兩個手撐在兩邊的門框上,笑著看洗手間的孩子。這時,英奧剛好擦完了臉,要往教室里走,見門被堵住了,就用身子往岸青身上撞。可是,不管怎么用力,岸青就是不松手。而另一邊的艷艷也擦完了臉,要往教室里進。只見她走到門邊伸出右手在岸青的左手上叮咚、叮咚的聲音,馬上,岸青就把左手放了下來,讓艷艷進去了。英奧也想跟著進去,岸青又攔在了門外。于是,他又往岸青身上撞,可岸青就是不讓他進。過了一會,莉莉也擦完了臉,走到門邊,同樣伸出右手在岸青的左手上按了按,同時嘴里也發(fā)出叮咚,叮咚的聲音,岸青又立刻放開了左手讓莉莉進去,而且馬上又將手放回到門框上。英奧看了會,走到門邊,伸出右手照莉莉的樣子按岸青的手,嘴里使勁喊:“叮咚,叮咚”。岸青馬上放下了左手,讓他進了教室。
還有看書的小朋友們,第一吃完的就把書放在自己身邊,誰想看書就得用一張卡片來借,否則不讓看。給了孩子們自由的環(huán)境,孩子們會很開心。同時也會找到快樂。
三、一個生氣勃勃的環(huán)境
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區(qū)域活動,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活動環(huán)境,投放活動的各種材料,如紙類的、瓶類的、布類的,還有各種玩具類的等等。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教師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為使幼兒進行高效學習,獲得最佳發(fā)展而精心設計的環(huán)境;可以讓幼兒自由地進出各個區(qū)域開展游戲活動;有著相對寬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滿足幼兒發(fā)展的不同需要。
四、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由于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其認識過程帶有具體形象性和情緒性,而游戲正是符合了以上特點,被幼兒接受和喜愛,從而能有效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施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游戲的主體是幼兒本身,但也不能脫離教師的組織和引導。這里所說的“玩”,也不是無目的、無形式、無要求的亂玩,而是利用一些有意義的游戲,通過這些游戲激發(fā)幼兒自身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人品質,發(fā)展幼兒的智力,促進語言的發(fā)展。
組織幼兒玩小動物蹲的游戲:大象,小狗,小猴,小兔。把孩子們帶入情境中,扮演小動物的幼兒不僅要記住自己是什么動物,還要記住還有什么動物。有節(jié)奏的自己蹲,蹲完還要快速叫出其中一只小動物。如,小狗蹲,小狗蹲,小狗蹲完大象蹲。玩這樣的游戲需要幼兒排除干擾、思想高度集中。開始玩時幼兒總失敗,但經過幾次游戲后,幼兒注意的穩(wěn)定性逐步得到加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就是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基于幼兒期孩子的特點,他們往往對枯燥乏味的學習活動缺少興趣,而利用游戲加以誘發(fā),則會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應該常常把一些活動設計成一個個游戲,這樣便于幼兒在感興趣的游戲過程中學習知識技能,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對幼兒而言,簡單空洞的說教并不能讓幼兒接受教育,同樣也不利于良好品質的形成,而一些直觀、生動、形象的游戲反倒能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環(huán)境中懂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學習判斷是非、善惡、美丑、好壞,獲得簡單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在游戲中,一方面,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鞏固和加深;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幫助幼兒認識新物體的特征及相互關系,獲得粗淺的自然科技常識,幼兒的各種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都在積極地活動著。
孩子的天空應該是蔚藍的,應該是明亮。過多的束縛,只會讓他們的童年失去色彩,教育就是我們在未知的前提下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他成長的環(huán)境的過程。為了未來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更燦爛,還給孩子一片自由、玩樂的天空,讓他們自己“玩”起來,伴著老師的組織和指導,發(fā)揮其獨特的教育作用,讓孩子們在玩樂的世界里茁壯成長,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