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瑞 杜祥更 邢作山
甜椒是人們普遍喜愛的一種食品,味道甜美、脆而鮮嫩,同時含有人體必須的多種維生素、礦質(zhì)元素、纖維素、碳水化合物等。8月至9月是甜椒供應淡季,售價高,銷得快,經(jīng)濟效益較高,而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這段時間氣溫高、降雨多,對甜椒的生長發(fā)育十分不利,常導致植株營養(yǎng)失調(diào)、生長遲緩、葉片黃化脫落、落花落果,病害易發(fā)生、流行,致使減產(chǎn)甚至絕收,產(chǎn)品品質(zhì)降低。如果加強此期的栽培管理,改善土壤狀況,增強植株抗性,可緩解休伏的程度,使甜椒正常生長發(fā)育,獲得理想的收益。管理技術措施如下:
1 增施肥料
在栽培上可根據(jù)植株長相來確定追肥時間和數(shù)量。營養(yǎng)條件好時,葉片寬,形成短花柱花,果實發(fā)育快,形成正常果實。土壤供肥不足時,形成中花柱或短花柱花,果實不能正常膨大,甚至不能形成果實(落花)。一般雨季到來前,進行一次大追肥,666.6平方米(畝)施氮、磷、鉀復合肥25~30千克,或充分腐熟的大糞干或雞糞1000千克。施肥后澆水,以后隔5~6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門椒采收后,666.6平方米沖施硫酸銨20千克或者尿素10千克。對椒采收后可666.6平方米沖施腐熟人糞尿1000千克?!八哪付贰辈墒蘸罂?66.6平方米沖施硫酸銨20千克。如果植株生長健壯,可以越夏,則越夏后的8月上旬需追施拖茬肥一次,結合除草溝施腐熟粉粹的餅肥100千克。還可多次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0.1%尿素和0.2%硫酸鋅混合液,不僅能補充營養(yǎng),還可降低植株體溫,加速光合作用,促進坐果。
2 水分管理
澆水宜選清晨進行,此時地溫、氣溫和水溫都較低,不易對植株產(chǎn)生傷害,嚴禁中午前后澆水。天氣悶熱,降雨后應實行澇澆園,即雨停后馬上用井水淺澆、快澆,并隨澆隨排,防止傷根和悶熱導致葉片脫落。連陰雨后暴晴數(shù)日,應隔日連澆兩次小水,以便降低地溫,保根防病。澆水要注意看天,久旱不雨時要及時澆水,力爭避開降雨,以防根系窒息和誘發(fā)病害。
降雨后,要及時排水,以免田間形成積水,做到雨停水凈,整地時應做成高畦地膜覆蓋,以利排灌。如濕度過大,要及時劃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積水、土壤缺氧,導致葉片發(fā)黃、落葉、漚根、病害流行。
3 溫度調(diào)控
甜椒是一種喜溫、不耐霜凍、不耐高溫的植物。開花結果初期,白天適宜溫度20~25°C,夜間適宜溫度16~20°C;結果盛期適宜溫度為25~28°C。進入7月份,氣溫較高,可在晴天的中午用遮陽網(wǎng)覆蓋,溫度低的早晨和下午必須撤除。使用遮陽網(wǎng)后,既可調(diào)節(jié)光照強度,又能達到降溫的效果。
4 光照調(diào)節(jié)
甜椒對光照的要求并不敏感,每天10~12小時的光照時間為最適宜,甜椒對光照的強度要求也不高,光補償點1500lux,光飽和點為3000lux。光照過強會引起日灼病,抑制甜椒生長;光照過弱會造成植株徒長,落花落果。為取得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在炎夏季節(jié)使用遮陽網(wǎng),對于調(diào)節(jié)光照具有較好的效果。
5 合理整枝
門椒以下的側枝應當全部去除,盛長期會出現(xiàn)田間郁閉狀態(tài),這時可進行剪秧。如田間郁閉程度差,可將“四母斗”椒以上的枝葉剪去;如田間郁閉嚴重,可隔珠或隔行從基部剪去;越夏后可剪去枯枝病秧或多余枝杈。雨季還應及時排水防澇。
6 鋤草和應對災害
雨季宜淺鋤或人工拔草,以防損傷辣椒根系,影響吸收能力,造成病害感染。
災害主要是雹災,遭遇冰雹后,應及時摘除受傷枝葉、果實,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使抽生新枝,并及時噴藥、追肥澆水,盡快恢復正常生長。
7 防治病害
高溫雨季,土壤和空氣濕度大,易導致病害流行。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疫病、炭疽病,防治疫病的關鍵是防澇,當田間發(fā)現(xiàn)病株時,要及時噴灑雷多米爾、可殺得、殺毒礬、甲霜靈等藥劑。由細菌引起的病害有瘡痂病、青枯病、軟腐病,一般采用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或可殺得進行噴霧防治。以根部發(fā)病為主的疫病和青枯病,噴藥時重點噴灑植株根莖部,嚴重時可灌根。病害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在降雨前須噴藥預防,發(fā)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上述藥劑一般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8 采收
甜椒的青果和紅果勻可食用,一般都在果實充分長足,果肉變厚,果皮變硬時采收,大約開花后35天左右,這樣的果實耐擠壓,好貯運。門椒和對椒適期早收,有利于提高產(chǎn)量,防止墜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