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珍平 顏謙和 劉志成
摘 要: “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在國內(nèi)教師培訓中越來越受到一線教師的歡迎,許多學校正在或者準備開展“微課”的培訓活動和“微課”教學比賽。文章探討了如何制作有高職特色的,讓高職學生感興趣的并能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課”資源。
關鍵詞: 自主學習; 微課資源; 設計; 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8-63-03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 for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Yan Zhenping, Yan Qianhe, Liu Zhicheng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1, China)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course in teacher training in China more and more welcomed by the teachers, many schools are preparing or carrying out micro course training and micro course teaching compet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ake the micro course resources with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 the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and can let the students autonomously learn.
Key words: autonomous learning; micro resources; design; development
0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之間的交流與學習變得越來越快速、高效。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利用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相互交流與學習的行為在青年學生中成為常態(tài)。
“微課”就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它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在“微課”新背景下,教師要適應新形勢,認清微課的特點,不斷嘗試設計與開發(fā)高職特色、合適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課”教學資源。
1 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反映教師在針對某個知識點或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中所運用和生成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jié)合體[1],它是以“微視頻”為主線的教學設計、多媒體素材和課件、學生的交流反饋、教學反思、練習測試、教師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它的組成如圖1所示。
微課的特點:短、小、精、趣。
1.1 教學時間較短
微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微課的錄制時間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2]。
圖1 微課的組成
1.2 教學資源容量小
微課資源的總?cè)萘繎刂圃趲资鬃笥?,格式必須是支持網(wǎng)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方便學習者流暢地在線觀看微課視頻資源,也可讓學習者靈活方便地下載微課資源并保存到終端設備上,實現(xiàn)不受時空限制地移動學習、泛在學習[3]。
1.3 教學內(nèi)容主題明確
微課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nèi)容的教學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它可以針對難點突破,或針對課前導入,或針對拓展延伸,相對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來說,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內(nèi)容精練、相對完整[5]。
1.4 微課內(nèi)容趣味性強
設計的微課內(nèi)容要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精彩有趣,啟發(fā)引導性強,能吸引學習者學習,提升其學習主動性。
2 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
為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課資源,本文以辦公軟件應用課程為例,探討微課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
根據(jù)本人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提出開發(fā)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微課資源可參照以下幾個步驟:選擇主題-教學設計-制作策略-微課錄制-后期加工-輸出分享。
2.1 選題設計
選題要了解微課受眾的知識基礎,采用適合該基礎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講解;知識點的選取要盡量小,有代表性,可以是重點、難點、疑點,也可選擇具體的任務或案例,吸引學習者的眼球;給選題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名字是第一印象,能否抓住學習者的觀看或?qū)W習的欲望[1]。
辦公軟件的應用操作是現(xiàn)代辦公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選擇“批量制作帶照片的準考證”這一主題,通過真實的案例講解詳細的操作,幫助學習者掌握辦公軟件應用中“郵件合并”操作技巧,輕松、高效、準確地完成工作任務,我們覺得這個選題很有實際意義。
2.2 教學設計
根據(jù)選題內(nèi)容撰寫“微教案”或“微設計”,“微設計”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和網(wǎng)絡平臺來支持學習者進行學習。要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學習者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任務驅(qū)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在有職業(yè)能力為特征的情境中確定和教授學習內(nèi)容與技能;強調(diào)評價過程中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評價指標。教學設計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確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策略、撰寫微課錄制的腳本。
“批量制作帶照片的準考證”微課教學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
根據(jù)選題內(nèi)容制作與設計微課件,要多角度地應用PPT現(xiàn)有的功能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如自定義動作、PPT切換、顏色搭配、字體搭配等;收集與制作微課資源,準備相應的教學素材和“微習題”,方便學習者進行在線練習和測試。
2.3 制作策略
微課制作策略有多種方式,歸納起來通常有三種:錄播室拍攝式、PPT+錄屏式和混合拍攝式。
2.3.1 錄播室拍攝式
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可采用多機位拍攝(2機位以上),機位設置應滿足完整記錄全部教學活動的要求;攝像機要求不低于專業(yè)級數(shù)字設備,在同一門課程中標清和高清設備不得混用,推薦使用高清數(shù)字設備;使用若干個專業(yè)級話筒,保證教師和學生發(fā)言的錄音質(zhì)量;錄制場地可以是課堂、演播室或禮堂等場地,錄制現(xiàn)場光線充足、環(huán)境安靜、整潔,避免在鏡頭中出現(xiàn)有廣告嫌疑或與課程無關的標識等內(nèi)容,現(xiàn)場是否安排學生互動可根據(jù)錄制需要自行決定[5]。
這種方式受場地和設備影響較大,一般在文科類講壇使用較多。
2.3.2 PPT+錄屏式
制作好微課PPT后選擇合適的工具將教學實施過程進行錄制或拍攝,制作成“微視頻”。一般可利用便攜式錄像機、手機將整個教學過程拍攝下來,或者選擇錄屏軟件,如Camtasia Studio對教學過程進行錄制屏幕或窗口。
這種方式因成本低,教師可以自行錄制,并且快速,有一對一感覺,被廣泛使用。
2.3.3 混合拍攝式
這種方式相對來說,需要專業(yè)拍攝設備和團隊,成本較高,但拍攝出來的微課畫面感強,視覺沖擊效果好。有些課程因?qū)嵱枅龅鼗蛏险n場景的需要必須要選擇這種拍攝方式,可達到真實、生動的效果。
2.4 微課制作
微課錄制過程中要求外部環(huán)境安靜無噪音,微課畫質(zhì)清晰;微課講解者儀表得體,語言通俗易懂,講解時聲音響亮,節(jié)奏感強;情景定位要明確,一對一的教學而非一對多,微課錄制或講解中最好不要出現(xiàn)“你們”、“大家”、“同學們”等詞匯;建議分段錄制,方便微課后期編輯與處理,提高工作效率[6]。
2.5 后期加工
將錄制的微課導入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或其他視頻編輯軟件進行后期的編輯與美化,Camtasia Studio軟件加工處理操作技巧如圖3所示。
圖3 Camtasia Studio操作技巧
根據(jù)需要加上特定的片頭和片尾,包括微課名稱、作者姓名和謝幕版塊,刪除一些不必要的鏡頭;
操作類的微課可利用變焦處理,方便學習者詳細了解操作步驟和操作技巧;
利用音頻處理工具來實現(xiàn)去噪,提高音亮等。
2.6 輸出分享
利用Camtasia Studio軟件做后期加工處理完后,可將微課分享輸出為各種格式的視頻文件,建議將輸出格式設置為MP4格式,這種格式文件清晰度較好,適合移動學習平臺。
最后可將微課資源借助平臺發(fā)布,方便學習者利用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最大化。
3 結(jié)束語
制作出優(yōu)秀的微課并不容易,要注重平時微課資源的收集與開發(fā)。在制作過程中可根據(jù)自身特長,發(fā)揮團隊合作力量,組建微課設計與制作團隊,進行課程策劃、PPT制作與美化、媒體元素設計、編導、攝像、影視編輯等技術和界面設計;采用邊實踐、邊提高的制作方法,探索適合本專業(yè)的微課開發(fā)思路。
利用微課資源教學翻轉(zhuǎn)了傳統(tǒng)課堂,讓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成為可能,也改變了資源建設的理念與方式,但微時代如何制作高職學生感興趣的、方便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微課資源,還有待于一線教師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廣泛的實踐。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
2011.5.20.
[2] 胡鐵生.中小學優(yōu)質(zhì)“微課”資源開發(fā)的區(qū)域?qū)嵺`與啟示[J].中國教育
信息化,2012.12.
[3] 梁樂明.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nèi)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
開放教育研究,2013.2.
[4] 黃建軍.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5.
[5] 陳鵬.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J].吉林教育,2013.5.
[6] 鄭軍.微型學習視頻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