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
背景:烤魷魚遍布大街小巷,之前有媒體報道,有的街邊小攤會用“化學水”處理魷魚,含有甲醛。除了食用安全的擔憂,從營養(yǎng)角度來說,即使原料正規(guī),烤魷魚仍要少吃。
最近網(wǎng)上盛傳,“一口魷魚=40口肥肉”,說魷魚膽固醇含量極高,吃一口魷魚相當于吃40口肥肉。其實,這種說法已經(jīng)流傳了好幾年,每年都被熱炒一遍。但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營養(yǎng)謠言。
事實上,這種說法犯了一個非常低級的錯誤,即將魷魚干的膽固醇含量等同于鮮魷魚。
查閱《中國食物成分表》,魷魚干的膽固醇含量為每100克871毫克,換算成水發(fā)魷魚,膽固醇含量為200毫克左右,約是肥豬肉的兩倍,哪里來的40倍之說!
雖然如此,但不可否認,魷魚仍是一種高膽固醇食物(膽固醇含量大于200毫克/100克為高膽固醇食物)。魷魚口感鮮美,吃起來也有嚼勁,尤其是烤制后,口感更好。但誰也不會想到,魷魚竟然比肥肉膽固醇還高。而且,鮑魚、蟶子等類似的貝殼類和軟體類水產(chǎn)品的膽固醇都較高,吃的時候一定要適量。
建議大家少吃街邊的烤魷魚,一方面是因為膽固醇,另外則是出于食用安全和營養(yǎng)的考慮。
魷魚被火堿等化學溶液泡發(fā)的報道時常出現(xiàn),不法商販用火堿、福爾馬林溶液浸泡魷魚,既可保鮮,也能使魷魚的體積增大,烤制后很難發(fā)現(xiàn),吃的時候要注意。其次,魷魚烤制需要技巧,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將其烤焦,會隨之產(chǎn)生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物質甚至可能是致癌物。而且,小攤上用的油、調味品可能都是影響食用安全的因素。
整體來說,魷魚的營養(yǎng)價值較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且富含鋅、硒以及?;撬?,對中樞神經(jīng)和視網(wǎng)膜有保護作用。大家平時可以自己買點新鮮的魷魚,回家做炒魷魚絲、炒魷魚卷、魷魚燒肉、熬湯等,鮮美又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