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無為而治”最早由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老子認為,世界的根本是“無”,只有“無”才符合道的原則;老子還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也遵循道的規(guī)律。道以自然為本,對待事物就應該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fā)展,使其處于符合道的自然狀態(tài),不要橫加干涉,也不要刻意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
幼兒園管理也應該無為而治?,F代科學管理理論說明,“管理越少,成效越好”,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自我管理,無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幼兒園園長的工作不是事必躬親,而是將合適的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放手放權,讓所有人有條不紊地工作。
最能充分發(fā)揮每個人工作能力的管理模式是“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展所長、各盡所能”。教師能做到的事情,組長不要做;組長能做到的,主任要不做;主任能做到的,園長不要做。這樣才能激發(fā)所有教師自我管理的意識。
幼兒園的無為而治應該包括3個方面:
有所為有所不為。園長在幼兒園的每個發(fā)展階段都要準確找到正確的方向,做最重要的事情。幼兒園管理需要取長補短,更要揚長避短,園長的主要工作應該是:制定規(guī)則,讓每個人遵守規(guī)則。
園長無為教師有為。曾經有人說:“對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而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并非所有幼兒園的工作都需要園長親自去做,園長需要做教師不能替代的事情。在工作中,園長可以問自己4個問題:“能不能取消?” “能不能合并?” “能不能用更簡便的方法?”“能不能交給其他人去做?”
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為,而是要順應自然、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妄為、不亂為,讓所有人在愉快的氛圍中盡情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無為而治的管理模式可以讓園長將自己釋放出來,謀劃大事、學習思考、提升品位、擴大視野。同時,給下屬自主管理的權利相當于給下屬更多的信任與尊重,更多的創(chuàng)造空間以及實現自我的機會。
在幼兒園實施無為而治的一些具體方法有:
1.描繪團隊愿景,引領發(fā)展方向(站得高看得遠)。
2.確保工作的計劃性,逐級完善園歷、工作安排表、周計劃表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3.嚴格實施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度管理,盡量做到管理透明化。比如,向全園公布檢查評價情況——每月請假記錄、保教工作檢查公開通報表、工資說明、年終獎金人人簽名確認等(法治勝于人治)。
4.合理設置各個崗位,明確各崗位職責(精簡層級,將復雜簡單化)。
5.盡量寬容下屬,鼓勵嘗試,允許犯錯(表揚比懲罰更加有效)。
6.除了業(yè)務知識,還應更注重態(tài)度文化的營造與心智模式的培訓(自己培養(yǎng)的人最好用)。
園長應該具體做哪些事呢?比如,思考——幼兒園的戰(zhàn)略方向、管理體制、課程方向,幼兒園哪里做得好,哪里還可以做得更好;學習——學習同行中好的經驗方法,掌握行業(yè)內外的相關資訊;用人——激勵教師成為團隊的主人,幫助教師發(fā)揮團隊整體優(yōu)勢。
不同的分工有不同的職責。如果園長強調絕對權威,那么其他人就感受不到信任,更得不到鍛煉的機會,幼兒園也很難培養(yǎng)出獨當一面的管理干部。
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自我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
(來源: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