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啡
我一開始不喜歡這座城市。
坐在大巴上,窗外的青山和綠樹,一重又一重,中間偶爾夾著一道不知源頭在哪兒的潺潺溪流。然而我卻毫無心情欣賞這一路的風景,我從很遠的地方來,卻要在這里生活很久,或者是,一輩子。
我一開始不喜歡這里的路。
盤山而上,十米一拐彎。第一次坐車的時候,我蜷縮在座位上,一邊忍受著胃里的不斷翻騰作怪,一面佩服司機高超的車技。
縉云以山水出名,途徑仙都,聽說是《仙劍奇?zhèn)b傳》的拍攝地,我不禁探出頭,清新的風拂面而過,沒能找到靈兒與李逍遙的繾綣之地,卻享受了一把縉云夾雜著水汽與樹香的風,暈車帶來的不舒服感也漸漸遠離。
身邊坐著的一位老奶奶,輕拍我的肩告訴我這樣很危險,然后從包里掏出了一瓶風油精給我。
后來,縉云的路仍舊蜿蜒,我仍舊會暈車,卻學會了隨身帶上一瓶風油精,或者以后遇到跟我一樣坐車不適的女孩,也借她一用。
我一開始吃不慣這里的食物。
熱鬧的水南洞里,小餛飩,手工面條還有最代表這座城市的縉云燒餅。一個燒桶無論冬夏都炭火旺盛,面餅刷上糖水,貼在桶壁上,三分鐘便金黃酥脆。
在這座陌生的城市上學,與之前的所有朋友失去聯(lián)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煩躁不安難以適應。新學期的第一次春游,路過水南洞的時候,大家喊著要買燒餅吃,小C給我?guī)Я艘粋€,還催促我快吃。成為好友后,我和她打趣,因為她這樣一個舉動,我才對縉云產(chǎn)生了歸屬感。
我一開始難以適應這里的天氣。
春夏好多雨水,瓢潑傾盆的那種,每一次的出游計劃都被雨水打斷。
我在這一場場雨水中遇到一個我喜歡的男生,他在電影院工作,工號是005,我稱他為伍先生,若不是因為雨水我大概不會認識他。
最后一次見面,是下雪天。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雪呀,零星的從天空飄過,等風一吹就飛得很遠很遠,那天伍先生穿了一件灰色大衣,肩頭亮晶晶的,我的眼里也滿是晶瑩,不知道是因為雪還是因為這一段寂寥的暗戀而發(fā)澀。
影院后來被轉讓了,我對于雨天和雪天也再沒有那么多感慨,最好的天氣都留在了那一年。
我好像一直沒有說,我是縉云人,卻在廣東生活了十八年。
回到縉云,我變得不愛說話,怪脾氣如青苔潮濕不可見日光,我抵觸這里的一切,包括同學的示好,漸漸地變得孤獨抑郁。
只不過時間真的是治愈良藥,這是我回到縉云的第五年,我有了能夠隨叫隨到互相打鬧的損友,也有了常去的奶茶店和書坊,還知道哪里的早餐最好吃。我漸漸地找回了埋在記憶深處的縉云方言,沒人知道我在縉云丟失了十八年的時光。
盡管對于前半生成長生活的城市還有著懷念眷戀,心卻慢慢地順應扎根在縉云。我想在很美好的未來,我的房間陽光滿屋,有貓有花有愛人。
而我與縉云,不是相遇,而是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