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振芳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基本理念中倡導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教學中合理的利用好合作學習非常重要。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對發(fā)展學生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以來,小組合作學習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
然而,合作學習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是,很多時候小組合作學習走向了形式化和泛濫化,這種學習形式成為了空洞的“鏡中花、水中月”,那么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失敗的。如何正確理解和應用合作學習,真正發(fā)揮其作用,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
一、了解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是在教師參與并指導下,把班級里面的學生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以小組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以團體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同時對學生的情感、認知、自信心和同學關系都產生積極影響的一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小組是合作學習的組織單位,這是合作學習的組織基礎。共同的學習任務是合作小組成員的共同學習目標,學生們圍繞著這個共同的學習目標展開學習活動。在合作學習中,同學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二、什么樣的教學任務適合合作性學習
國外已有的的研究認為,合作學習方式適宜于較為復雜或較高層次的認知學習任務,適宜于絕大多數(shù)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學習任務。另外,如果教學目標本身包含了人際交往品質與能力培養(yǎng)的話,那么,就更需要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
我認為,如果教學任務(或者學習內容)蘊含了下列因素,則應該優(yōu)先考慮采用合作學習方式。
互動——教學任務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彼此關愛理解,共同分享、鑒賞等。要求生生之間討論、展示、爭辯、操作等“同時互動”。
互助——教學任務包含了不同層次的要求,有可能產生一定的分化或理解、掌握上的屏障,會自然地形成求助與助人的需求。
協(xié)同——教學任務只有經過小組成員分工、角色輪換,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與吸取別人的長處相結合,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協(xié)作共事、齊心協(xié)力才能完成。
辨析——教學內容需要經過爭辯、探討、質疑,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換意見,在相互磨合中堅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時也吸收別人好的創(chuàng)意。
評判——教學任務涉及到較多的價值判斷和選擇,有多種決策路徑可供選擇,需權衡利弊得失。
表現(xiàn)——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充分展示、表露或“外化”已經學到的東西,以群體業(yè)績表現(xiàn)、以任務整合或項目調研的成果來衡量考評。
我們現(xiàn)以兩個教學片斷為例作簡略說明。
如我為高中新課程必修模塊中“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與方法”所設計的“自助游計劃”。這類實踐活動 通常內容多,耗時長,難度大,且其中一些內容,如素材選取、策略選擇,方案制定等需要集中多人意見和智慧才能做出決策。這時,采用合作學習是必要的,也是 恰當?shù)摹?/p>
又如我為高中新課程必修模塊“多媒體信息加工與表達”所設計的實踐活動案例“視頻創(chuàng)意大賽”,歷時9個課時。以合作小組為學習單位的大賽有條不紊地開展,在老師指導下學生不斷完善細節(jié)。學生從選題到腳本設計,再到收集整理加工素材,及最后的合成制作,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一項大工程。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討論很熱烈,選題非常廣泛,從校園生活,到感恩父母、關愛小學生、關愛自閉癥患者、反戰(zhàn)愛和平、保護護城河古建筑等等。這樣通過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友誼,交流能力,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三、在備課過程中如何設計合作學習
1、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合作學習分好小組是前提。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按照“異質同組、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教師應把學生的個別差異看成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實施動態(tài)分組教學。還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進行人員調整,以保證小組間學生競爭的活力,增強小組內學生合作的凝聚 力。
2、明確小組成員責任
合作分組完成后,要明確小組中每一個成員的責任,要突出每個個體的作用,使每一個人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明確每個人都有幫助他人進步的義務。對每一個同學所擔任的角色可根據(jù)教學情況定期作適當?shù)恼{整或輪換,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3、做好各個小組的培訓工作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培訓學生的合作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培訓,使學生初步學會怎樣與學習伙伴交流溝通,初步感受合作學習過程,為真正的小學合作活動作好“熱身”。
4、精心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
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得越有效,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得就越充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
5、正確進行評價
強化小組團體激勵,對小組成員的評價教師須把握以下幾點:(1)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于學習過程的評價。(2)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正視學生的客觀差異,側重于對小組集體的評價;(3)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活動的秩序,組員參與情況,小組匯報水平,合作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4) 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實踐證明,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確有不少困難,但并非難到不能實施。只要教師以先進理念為指導,積極鉆研現(xiàn)代學習理論,大膽嘗試,勤于實踐,不斷完善,一樣可以享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總之,我認為,比較切進學生生活,知識面涉及廣泛的課程適合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識的發(fā)展,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性,促進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