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明 尹春芳
高考結束后,不管你的孩子是否能夠考上滿意的大學,都沒有了高考前那緊張的壓力,沒有了題山文海的重擔。但毫無疑問的是,不管結果如何,我們的孩子都將開始新的生活,要么上大學,要么復讀,要么走向社會,那么如何為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做個良好的預備?作為家長,你們想過了嗎?
孩子沒考好——包容與鼓勵
俗話說,高考就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人考得好,有人卻失利??嫉煤茫议L、孩子皆大歡喜;考得不好,常見的情形是:一家人都籠罩在愁云慘淡之中,更有家長指責孩子不努力、譏諷孩子笨等。
孩子高考失利,應該理性判斷失利的原因,多理解、包容孩子。大部分孩子考試失利后都很難過,甚至心灰意冷,家長這時還指責,只會給孩子增加壓力,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家長在孩子失敗受挫的時候,要做的是理解、包容、鼓勵孩子,讓孩子盡快恢復自信,為接下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考后放松——張弛有度
高考結束后,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如釋重負,首先想到的就是放松。將平日因為怕影響學習成績而不能做,或被家長禁止做的事情通通做一遍,如睡到自然醒、整日與同學聚會游玩,甚至通宵玩電腦游戲、泡吧等,而大部分家長也對孩子考后的這種行為大開“綠燈”。
孩子剛從單純的學習生活走出來,面對五光十色的社會,很容易失去判斷力,染上壞習慣,如吸煙、喝酒,或者毫無節(jié)制地沉溺電腦游戲中,以致影響今后的生活,因此,面對孩子考后的放松,家長也要把把關,讓孩子的放松做到張弛有度。
填報志愿——不要包辦
高考后,填報志愿是孩子和家長非常重視的事情,這將決定孩子今后的生活發(fā)展方向。這時,許多家長會將擇校、擇專業(yè)的活兒攬過來,替孩子搞定,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以致孩子在大學期間,因為缺乏興趣和動力,應付了事,浪費時間和金錢。
填報志愿時,家長只要起引導作用就好。首先家長要了解什么是孩子擅長的、感興趣的,將來又比較有用的專業(yè);然后根據(jù)考試成績等其他因素,讓孩子自己思考和決定報考志愿??傊议L只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上大學、選專業(yè)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增添孩子的信心和力量。
讓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高考是一條分界線,不管是學習、生活還是心態(tài),都會發(fā)生變化??忌洗髮W的,會脫離爸媽保姆式的照顧,面臨第一次離家獨立生活;沒考上的,則可能面對復讀、參軍或工作。這個階段,大部分孩子已滿18周歲,開始學會獨立并對自己負責,但這時候的孩子往往對未來還沒有具體明確的規(guī)劃。
家長此刻一定要花時間,心平氣和地與孩子多聊聊天,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幫助孩子一起梳理其想法、規(guī)劃,讓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可以怎么做,并明確自己的人生發(fā)展方向。這樣,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才會有明確的目標,并有意識地積累人生經(jīng)驗,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高考結束,意味著另一段重要人生的開始!無論面對的是大學生活,還是重新預備來年的高考,或是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孩子們后面的道路會更長、更艱苦,競爭依然會激烈,壓力依然會很大,這時家長更應該陪伴在孩子身旁,幫助孩子做出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