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老朋友們聊天時,不知怎么說到餐桌上了。一位老友問:“若餐桌上有一只雞,那雞腿給誰吃?”眾人幾乎同聲說:“當然是給孩子吃?!?/p>
現(xiàn)代中國大多數(shù)人的觀念中,孩子是家里最重要的,最好的、最香的、最可口的,通通地都得給孩子。
這樣做,不經(jīng)意中就把一種錯誤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孩子,使他們以為自己能夠為所欲為地“呼風(fēng)喚雨”。長輩就必須事事讓步、時時讓路。日久天長,其實會害了孩子。我的一位親戚說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次,姥爺和姥姥帶外孫女同朋友出去旅游,在餐桌上,孩子將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毫不客氣地推到別人面前,把自己愛吃的食物從別人面前全盤端過來,大模大樣地吃起來,毫不顧忌別人的感受。姥爺和姥姥很沒面子,發(fā)誓再也不帶她出來了,太丟人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許多毛病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培養(yǎng)”出來的。令人心痛的是,有些父母把關(guān)愛變成了溺愛,正用自己的奮斗去摧毀自己的目標。
餐桌上的教養(yǎng)不可小視,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xí)慣要從小、從早抓起,防微杜漸。
(冷樹新/文,摘自《中國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