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琴
在舉辦那場名為“后視鏡”的畫展之前,孔龍震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和畫廊簽約的職業(yè)畫家,能上電視,能接受各大媒體采訪,成為充滿正能量的“卡車哥”。
在這之前,孔龍震只是一名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一個小鄉(xiāng)村的普通少年。上學后,他感興趣的永遠是課本上的插圖。他的作業(yè)本上、書上、課桌上都是他涂涂抹抹的“杰作”。因為異常喜愛,他暗暗立志要做一名畫家。但他的這一夢想被老師和父母視為“歪門邪道”而從未加以重視。
15歲時,孔龍震輟學外出謀生,他做過小工、跑過出租、貸款買卡車跑過運輸。在生活的最底層打拼,最初的夢想與他漸行漸遠。2005年,開卡車跑運輸?shù)乃庥鲆粓鲕嚨?。這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jīng)歷讓他內(nèi)心有很大的觸動。幾經(jīng)思考,他做了一個決定——要生存,也要帶著夢想生活。
從此,一有空他就到書店去看畫冊,對畫的布局、用色、技巧和韻味等一一揣摩,隨時在筆記本上記下自己的所感所悟;把路上看到、想到或記憶里浮現(xiàn)的場景畫成小稿或水墨畫,回家后再畫成大幅畫……可因為沒受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美術教育,全憑自己摸索,孔龍震的畫常常受到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的否定。
有一次,遭到一位權威老畫家的善意批評后,孔龍震的心情很沮喪。他低著頭走在一條小河邊,很想就此放棄。正在這時,他看見了小河中心的一塊朽木上長出幾簇絢爛的小黃花。腐爛的朽木也能開出花來?這一神奇的景象讓他很驚訝。上網(wǎng)一查,專家說是小鳥將種子銜到了這塊朽木上播的種,或者是風將種子吹落在朽木的縫隙里發(fā)了芽。專家還引申說,因為草籽和花種都懷有一個開花的夢想,所以,無論何種播種方式,無論多么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它們都能毫無抱怨地開花。
那些在朽木上燦爛開放的小花讓孔龍震的心情豁然開朗。接下來的日子里,他不再煩躁和沮喪,而是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努力,認認真真地畫每一幅作品,完全把自己沉浸在畫里。
在一天天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孔龍震的畫以獨特的視角、新穎的表達方式和清新自然的筆觸被大家所喜愛。近兩年,孔龍震陸續(xù)在各地舉辦的名為“后視鏡”“遠光燈”的畫展吸引了無數(shù)人流連忘返。最近,他拜著名藝術家為師,成為和畫廊簽約的職業(yè)畫家,被各大媒體冠以“卡車哥”的名號爭相報道。
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奇跡。面對挫折,如果你像一粒有夢想的種子,沿著目標不停地前進,夢想之花定會灼灼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