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金思
[摘要]當前的農(nóng)村初中學生,學習普遍不刻苦,早晚讀課不給力,要是教師不到班,則成為他們交談閑聊的時光。本文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分析解讀,在查找原因、確立目標、掌握方法技巧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
[關鍵詞]早晚讀現(xiàn)狀目標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80100
早晚讀課的時間一般安排二十分鐘,是中學語文、英語課程的重要構成部分,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交際能力,也是學生接觸作品、培養(yǎng)語感和情感的主要途徑。國家基礎教育政策明確指出,各中小學校要加強對早晚讀課的監(jiān)督和指導。長期以來,各學校也都很重視早晚讀課,盡量安排在優(yōu)先的時段,以便獲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近些年來,特別是實施義務教育以來,學生讀書學習的熱情逐漸減弱,校園里那令人神往的朗朗書聲已漸行漸遠,越來越淡。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種怪現(xiàn)狀,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讀書的自覺性反而越差,讀書的聲音越小,有時甚至達到悄無聲息的地步。下面,我就來探討這方面的話題。
一、 對于早晚讀現(xiàn)狀的分析
教師常??吹?,一個班四五十位學生,早晚讀課的時候坐在教室里,書本不想打開,嘴巴不想動,就算讀起書來也是無精打采,斷斷續(xù)續(xù),全班學生有時讀書的聲音加起來還沒有一個老師上課的聲音那么大。這是什么原因讓學生不愛開口讀書呢?我想,大體的情況有三點:
1.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是首因。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能夠背起書包進到學校里讀書是一件多么幸福和愉快的事情;八九十年代,讀書成了跳出農(nóng)門、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但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就業(yè)形勢的轉軌,學生畢業(yè)自謀出路或競聘上崗成了不二的選擇,這是擺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的嚴峻問題。農(nóng)村的學生競爭的意識不比城里的學生強,競聘的條件也比城里的學生差。他們深知自己“讀完初中扛鋤頭,讀完高中到處游,讀完大學就業(yè)愁”的結局,因而認為再多的努力也白費。況且現(xiàn)在打工的門路也多,一個初中畢業(yè)的學生下到廣東廠家,一個月都可以拿到兩三千塊錢的工資。所以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很多人在學校里可以說是吃著營養(yǎng)餐、領著生活補貼費,等待著拿畢業(yè)證罷了,哪有心思去讀書和學習呢?
2.任課教師的指導和管理不到位。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但一些教師工作的責任心不敢恭維,他們認為,早晚讀還不是正式的上課時間,應該讓學生自己讀書,下不下班監(jiān)督輔導問題不大。殊不知,天下哪有自覺拉磨的驢呢?沒有老師的到來,教室里要么死氣沉沉,昏睡一片,要么追逐喧鬧,亂作一團。若問他們?yōu)槭裁床淮蜷_課本出來讀書呢?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不知道讀哪里或者說讀不下去,尤其是英語學科情況更為嚴重。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的績效獎勵機制不合理,一節(jié)早晚讀相當于半節(jié)正課的時間,可是在工作量上卻給予五毛錢的補貼,不及一節(jié)正課的十分之一。這樣“五毛錢不要了”的思想就不難想象。結果在管理上出現(xiàn)了盲區(qū),學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隨心所欲,悠哉樂哉。所以,沒有老師下班輔導,對于我們農(nóng)村的學生來說是行不通的。
3.學校的日?;顒記_擊著早晚讀?,F(xiàn)在,環(huán)境衛(wèi)生成了一個學校長抓必抓的工作內(nèi)容,很多學校為了打造文明衛(wèi)生學?;蛘呋▓@式學校,劃定了班級清潔區(qū)域、值周班負責打掃區(qū)域,不惜花費時間每天一小掃,一周一大掃,對校園全方位地清除,之后還要進行檢查和評比。這樣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既要搞好衛(wèi)生,又要排隊用餐,時間非常緊迫,到頭來犧牲的往往又是早讀的時間。晚上七點剛過,晚讀的時間又要開始。冬季時還好些,如果是夏天,七點天色還未暗,有的學生還熱衷于球場上的運動,有的則旁觀比賽,有的又在沖涼洗衣,總之都渾然不覺時間已到。當做完各事,氣喘吁吁趕回教室時,晚讀的時間又過了一大半。我當然不反對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提倡學生多運動,但問題是如何讓這些事情不占用早晚讀的時間。
二、早晚讀該讀些什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凡事都要有目標,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沒有目標,往往會迷失方向,所付出的可能變成白費和徒勞。早晚讀,我們該讓學生讀些什么,就該要好好制訂目標和計劃。
1.要讀哪些內(nèi)容。現(xiàn)在的學生真的還很不會讀書,他們不知道該讀哪些地方,看哪些內(nèi)容,通常是這里翻翻,那里望望,分不清重點與主次,然后搖頭晃腦瞎讀下去,最后聲嘶力竭,毫無作用。這就需要教師給他們指點,教會他們該讀些什么內(nèi)容。諸如讀舊課,讀新課,讀精彩句段,讀古詩文,讀筆記,讀練習題,甚至讀課外書等,都可以列入早晚讀的范疇。這就要看具體的情況而確定要讀的內(nèi)容。
2.制定精讀的目標。一本教材,三十篇課文上千個段落,如果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哪里需要默寫和背誦的,就要求學生精讀、多
讀。比如重點篇目、名人名篇、精彩句段、古詩文等,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有些還要進一步品讀。過后要定期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這樣,學生有了任務和壓力,必然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明確略讀的內(nèi)容。上面我也談到過,文章有重點與非重點篇目,有自讀和課外閱讀課,我們當然不能投入同等的時間。與之相反的是對于那些非重點篇目和自讀課,則不要花太多的時間,讓學生覽讀,理解其基本大意就行了。
三、早晚讀該怎么讀需要講究方式和方法
平常我們要求學生讀書,往往只要有聲音發(fā)出來就夠了,沒有提醒他們還要做到眼到、心到。讀書的方式也很單一,常常是學生讀而教師在一旁守望。這樣就顯得很枯燥和沉悶。今天我們可以開展多樣的讀書方法。
1.首先是聽讀。聽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讀書的語速、語感和語調(diào),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一篇課文只有通過聽讀才能感受其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F(xiàn)在,教室里都配置有多媒體,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配樂配畫的朗讀給學生聽,或者聽朗讀帶,也可以讓學生聽老師或優(yōu)秀同學的朗讀,讓學生領略抑揚頓挫的讀書聲。
2.其次是齊讀。教師有時可以安排全班同學齊讀課文,洪亮的書聲能體現(xiàn)班集體的力量,體現(xiàn)濃厚的學風。同時,教師也不要當局外人,應當融入到聲音的大潮中去,這樣既可以控制學生的語速,又能夠糾正讀不準的字。
3.再次是分角色朗讀。根據(jù)教材情況,按作品中出現(xiàn)的人物,我們可讓學生扮演其中的各個角色。通過朗讀與對話,能增加對內(nèi)容的理解,對人物性格的把握。這種讀法對于對話作品或戲劇文學非常適用。
4.最后要培養(yǎng)默讀的能力。我們不要認為早晚讀一定讓學生讀出聲音來,相反,默讀更是值得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它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在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都是靠默讀來完成的。只有在平時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養(yǎng)成用心用眼去讀的習慣,才能在考試中掌握要領,應對自如。所以有時我們可以不妨采用這個方法。
四、經(jīng)歷與期盼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筆者多年來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工作,也碰到所上的班級每到早晚讀的時候非常地不給力,自己也感到很彷徨和無奈。后來不斷摸索,不斷拓展讀書的方式與方法,堅持下班輔導與帶動,學生讀書的面貌終于煥然一新。因此我想,并不是學生都厭讀,而是應該找到一條適合學生讀書的路子,妥善解決以上所談的問題,相信學生對早晚讀的感情必然會升溫。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