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蓉
很榮幸接觸到了“生本教育”這一理念,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吧窘逃本褪亲寣W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gòu)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生本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在以前的課堂上,往往是教師口若懸河、喋喋不休地講個不停,學生干巴巴地坐在那里聽,只是在聽教師講,學生本身并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的環(huán)節(jié),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舊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并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要求教師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體現(xiàn)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學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zhì)疑,在合作、交流、質(zhì)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實踐得到知識,他們就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就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學生很放松,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因此,生本教育讓教師看到了希望,有機會從疲憊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
一、生本課堂中,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生本教育的課堂,精彩的是學生,他們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完全擁有自學的天賦和潛能,相信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很多的知識,并能在自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與快樂。在生本的課堂上,學生是全情投入,他們要合作,要交流,要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等等,他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的機會很多。總之,在生本的課堂上,學生個個都處于一種積極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可以發(fā)揮想象,積極思維,發(fā)揚對事物的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這種課堂,讓學生充滿自信,讓課堂呈現(xiàn)出精彩,學生活起來,在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就學到了新知識。
二、生本課堂中,教師是學習的“引領者”
生本課堂主張教師不要給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要給學生盡可能多的學習自主權。在課堂上,教師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者,是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是課堂的策劃者。教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教師只是給學生指個方向,剩下的時間都交給學生。而作為學生,也要在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正是通過這些準備工作,大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量。
在生本教學中,教師要做好下面兩點:
1.設置好前置性作業(yè),放手讓學生預習。
生本教學的原則是“不學不教,先學后教,讓學生有備而來”,這“有備”就是指提前做好預習作業(yè),做好上課的準備。可見,前置性作業(yè)的布置就尤為重要。通過“前置性作業(yè)”的形式,提前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學生通過先做后學,對新知識有了初步感受和淺層理解,從而更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堂的學習,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2.組織好課堂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課堂上主要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交流、探究。每組選出組長,負責本組的紀律、任務分配等事務。組內(nèi)成員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確實無法解決可以向教師提出。如問題具有普遍性,再由教師和全班學生交流,展開全班性的討論。這樣做,真正調(diào)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也讓教師得到了解放。
總之,通過學習“生本教育”思想,對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嘗試用生本課堂教育模式教學,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