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住過幾次院。說實在話,我基本上都沒有在病床前伺候過。
因為,我人在他鄉(xiāng),無法做這些。有“先哲”說,父母在,不遠游。很多年前,在我要離開故鄉(xiāng)時,我不以為然。那時父親和母親身體尚可,雖有疾病纏身,但每日有藥片伺候著,就可保無憂。父親和母親都沒有阻止我去異鄉(xiāng)漂泊,甚至這幾年,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還千里迢迢來看我,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探親”。道理上有點說不過去,情理上居然就存在著。
母親住院,總是不告訴我。一般出院前,我才知道。她知道我遠,工作忙,回去一次太費事,也很費錢。但后來在電話里說著說著,聲音就哽咽了,忍不住要嘮叨幾句,有兒子和沒兒子沒什么區(qū)別——母親濃郁的鄉(xiāng)音扎著我的耳朵,有時,我真想立即舉家返鄉(xiāng),陪伴著父親和母親到老。但冷靜之后,覺得那又是異常難。有時,我也是知道的,除了父親,母親的病床前再沒什么人。而父親也老了,伺候病人,并不容易。但我仍舊回不去,我身在職場,身不由己。當然,如果堅決要請假的話,沒人能攔住我,可人總要權(quán)衡利弊,權(quán)衡的結(jié)果是,父親和母親,總是弱者,總是讓路者,每次都是。我想請妻子請假回去照料一下,但父親和母親不讓,因為她也有一家子要照顧啊。
我也有一個女兒,我就在想,自己也會漸漸地老,當老到父親和母親那個年紀時,當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時,該怎么辦——和母親一樣堅強,不打擾孩子正常的生活;還是強硬地要求孩子回來照料,不管她在天涯海角?
答案早就被母親公布了。
天下的父親和母親就一個選擇,給孩子愛,而且不需要孩子回報。
愛,就是把痛藏起來。
(許鋒/文,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