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作為掌握新技術、新思想的群體,是國家培養(yǎng)的高級專業(yè)人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因此,讓大學生群體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視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從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問題 ?對策 ?效果
【作者簡介】 李闊,黑龍江工程學院教師,助理研究員,工學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5)04-0029-02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概念,其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鄙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四個重要內容是相輔相成、融會貫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既是我國文化領域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步驟。大學生作為國家建設的棟梁,其價值觀和素質對于國家未來發(fā)展至關重要,要想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重視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1.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弊端
一直以來,各高校開展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更重視對大學生政治素質的提升,讓大學生對我國的政治制度和發(fā)展道路保持高度的認同感,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設定更加抽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形式呆板而千篇一律,教育內容不能同現(xiàn)實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簡單來講,就是說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夠做到以人為本。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具有自己的特點,因為價值觀的確立關系到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價值觀一旦在人的腦海里扎根,很難被改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腦海中的扎根過程不僅需要講究教育教學方法,并且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和過程,不能進行強行灌輸。因此,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設計等方面需要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與時代的發(fā)展相適應。
2. 現(xiàn)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
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的加快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應該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進行相應改革,這樣才能同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相契合,讓大學生自覺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單一的課堂說教模式只會讓大學生覺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浮于表面,空洞無味又形式化,不能深入大學生的內心。高校目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方式的單一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高校教師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過分強調教育的過程而忽略了教育效果的檢驗,這樣一來教師就不能掌握大學生真實的思想動態(tài),很難讓大學生在思想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共鳴;第二,教師的教育過程往往簡單地按照教學大綱來設計,過分強調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教育內容和方式進行適當調整,這樣便會忽略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成長;第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論說教層面,缺少社會實踐。教師更喜歡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直接灌輸給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理論,觀察社會,逐漸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
三、改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的對策
1. 以人文本,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
提升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應該精心設計教育內容,讓教學形式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需要。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壓力、就業(yè)壓力尤為突出。要讓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發(fā)自內心的認同,教師首先要了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思想狀況,熟悉大學生的生活狀態(tài),了解大學生群體所關心的問題和內心的困惑,找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只有貼近學生生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才不會讓學生覺得空洞乏味,才能讓學生真正接受并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還可以借助一些重要節(jié)日、活動等平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宣傳,指引學生認可并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 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大學生思想素質的培育主要是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進行的,這也是向大學生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要想切實有效地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效果,不僅需要思想政治教師的課堂講授,還需要專業(yè)課教師的大力配合以及輔導員的日常滲透,教師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高校教師應該力爭做到言傳身教,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具體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重視提升教師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質以及文化水平,讓教師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的教學工作及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創(chuàng)新教師的工作方法,教師的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適當創(chuàng)新社會實踐課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學校各方聯(lián)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過程既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作用發(fā)揮出來,又要在每門課的教學中都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出現(xiàn)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營造出處處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
3. 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常來講,一個人形成一種價值觀主要是由以下兩點來決定的:能否接受與是否愿意接受。第一個因素主要是由人的認知情況來決定的,第二個因素主要是由人的情感因素來決定的,也就是人對其的需要程度。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在情感教育方面可以說是資深專家,他所提出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認為教師的教育過程應該將解決學生的情感問題作為目標,教師首先應該構建一個學生容易接納的氛圍,在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時能夠將自身的感情表達出來,然后再由學生自己設定目標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進行情感滲透,最后,學生會主動地去追求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并且做出相應的選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深入學生內心主要是由第二個因素決定的,如果解決了第二個問題,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喚起了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鳴,那么其理性層面的理解就會容易很多,自然也就能夠自覺地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要想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應該有效地結合情感教育。
4. 加強學校文化建設
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校園度過的,所以,校園環(huán)境和文化建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如果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學生必將受到影響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措施為:第一,將團學組織和集體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讓每個黨支部都重視加強優(yōu)良學風建設,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可以挖掘優(yōu)秀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學生干部的先進事跡等,讓其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以先進影響后進,進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同化效應。第二,學校應該多開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將價值觀教育融入活動之中,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自覺地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學校還應該大力建設校園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設計,讓學生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的大力配合和支持。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將高校資源充分整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校園的每個角落,讓學生能夠自覺去感受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周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政治價值觀教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
[2] 張丁杰,曾賢貴.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的構建[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8(2).
[3] 馬春蕾.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J].領導科學論壇,2015,(3).
責任編輯:趙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