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 蔣榮康 潘月紅
摘 要:以兩屆女排世錦賽世界最佳排名前10位的一傳、二傳隊員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檢驗等方法,分析研究兩屆世錦賽國內外優(yōu)秀隊員的傳球技術以及技戰(zhàn)術運用的特點。主要結論:我國隊員在最佳一傳的人數上和技術排名以及一傳到位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二傳平均到位個數處于下降趨勢;扣球效率、發(fā)球效率、攔網效率及三項技術的運用對取得比賽的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國女排;技戰(zhàn)術;傳球技術;攔網技術
中圖分類號:G8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7394(2015)04-0057-05
0 前言
中國女排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全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隊伍。20世紀80年代曾獲得輝煌的“五連冠”,女排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進入21世紀以來,國外排球運動的水平正迅速提高,我國排球運動的發(fā)展卻比較緩慢,現處于世界各強隊中的二流水平,昔日在世界排球競技中的霸主地位已不復存在。排球運動的重要技術——傳球,對組織進攻與得分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比較研究國內外女排優(yōu)秀運動員傳球的技術特點,分析我國女排一傳、二傳技術的現狀,對于提高我國女排運動的技術水平,促進我國排球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第15、第16兩屆女排世錦賽中,世界各強隊最佳排名前10位的一傳、二傳隊員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文獻、Internet檢索,收集整理有關國內和世界女排運動發(fā)展的專著、文獻與雜志等做為研究的理論基礎。[1]
1.2.2 數理統(tǒng)計法
用SPSS17.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初步統(tǒng)計整理,主要運用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2-3]
2 結果與分析
2.1 一傳技術
接發(fā)球(一傳)是進攻的開始,也是變被動為主動的轉折點。好的一傳不僅要求能接起對方各種性能的發(fā)球,而且還能為二傳順利的組織進攻創(chuàng)造條件。所以一傳作為進攻的起始環(huán)節(jié),也是世界各隊始終比較重視的一項技術。
2.1.1 第16屆世錦賽世界各強隊間一傳技術的比較
由表1可以看出:在第16屆世錦賽上,最佳接球手(一傳)前10位中,有7名主攻,2名自由人,1名接應。巴西、俄羅斯、美國各有2名隊員榜上有名,中國隊只有1人。湯姆接發(fā)球效率為59.48%,局平均到位數是3.7個,排名第一;周蘇紅接發(fā)球效率為50.00%,局平均到位數為2.6個,排名在第9位。對比周蘇紅與湯姆的接發(fā)球到位率(50%<59.48%),二者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X2=7.03,P<0.01);對比張嫻與湯姆的到位率(46.45%<59.48%),結果發(fā)現二者也有著顯著性差異(X2=4.07,P<0.05),可見,對比世界強隊,我國無論是在一傳手的技術排名還是在接發(fā)球的到位率方面,都比較低,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中國隊在接發(fā)球環(huán)節(jié)上明顯比較薄弱,與世界強隊比差距顯著。
2.1.2 中國女排第16屆世錦賽與15屆世錦賽一傳技術組間與組內比較
由表2可知:在第15屆排球世錦賽最佳接球手前10位中,中國隊只有1人獲得,而巴西和俄羅斯隊均有2名隊員。巴西主攻手杰奎琳,傳球的效率為68.72%,周蘇紅為64.15%。可以看出,世界各強隊一傳的成功率比較高。周蘇紅參與6個輪次的接發(fā)球,自由人張嫻只參與5個輪次的接發(fā)球,周蘇紅接發(fā)球的數量超過自由人張嫻。對比周蘇紅在兩屆世錦賽接發(fā)球的成功率(50%<64.15%),結果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X2=15.24,p<0.01)。可見我國隊員接發(fā)球的成功率明顯有所下降,原因可能與中國女排的接發(fā)球體系有關,中國隊接發(fā)球的核心更加傾向于二傳的接應。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巴西的主攻手杰奎琳在第15屆世錦賽的一傳效率為64.15%,在第16屆世錦賽的一傳效率是55.29%。比較前后兩屆世錦賽世界各強隊隊員接發(fā)球的成功率也都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現今世界各隊都非常重視發(fā)球的攻擊性,旨在破壞對方的一傳與一攻,為本方防守反擊創(chuàng)造機會。發(fā)球-接發(fā)球是緊密相關的兩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球攻擊性好,一傳到位數則會降低。
2.2 二傳技術
二傳是一傳和一攻的橋梁,也是由防守轉入進攻的紐帶。二傳技術好,不僅可以彌補一傳和防守的不足,還可以憑借假動作迷惑與牽制對方,達到助攻的目的。[4-5]二傳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進攻和技戰(zhàn)術的發(fā)揮,關系著進攻的成功率。因此,二傳手被現代排球推崇為全隊的核心和靈魂。
現代排球比賽中,發(fā)球攻擊性好,一傳到位率往往不高,這就要求二傳隊員必須擁有精湛的技術,要能夠掌握不同位置、不同速度的傳球方法。隨著排球隊員身材的大型化所帶來攻防對抗越來越激烈,對二傳手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即要有身高,會傳球還要會攔網;能防守,同時,又要有一定的進攻能力。二傳的進攻能力主要體現在二傳手的攔網高度、“二次球”的處理、沖網球的調整以及網上球的爭奪等,尤其是二傳手的攔網高度不容忽視。[6-7]當對方組織扣球二傳隊員進行攔網時,如果攔網高度矮,則常常會被對方打“空門”。
2.2.1 第16屆世錦賽強隊間二傳的比較
由表3可知:本屆世錦賽最佳二傳手排名前10位的身高平均為178.2 cm,日本、德國、波蘭及意大利等隊的二傳隊員身高沒有達到平均數。前10位二傳手平均攔網高度為285.6 cm,美國隊的格拉斯、中國隊魏秋月與土耳其隊的埃德米爾的攔網高度均為300 cm,而日本隊的竹下佳江與塞爾維亞隊的奧格雅諾維奇等5人的攔網高度并沒有達到平均數。由此可見,身高及攔網高度雖然會影響二傳的傳球質量及攔網質量,但是身高及攔網高度并不能決定二傳的技術排名。例如,中國隊二傳手魏秋月以每局到位數9.54個排名第一,竹下佳江以每局到位數9.20個排名第二。魏秋月身高182cm,竹下佳江身高只有159 cm,兩者相差23cm。雖然竹下佳江身材不高,但是她作為一名老隊員,憑著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比賽經驗彌補了身高的不足。對比魏秋月與竹下佳江傳球的到位率,結果發(fā)現二者并沒有顯著性差異(X2=0253,P>0.05)??梢娭袊牰鞯膫髑蚣夹g雖然已達到世界強隊的水平,但是優(yōu)勢不明顯。
2.2.2 中國女排第16屆世錦賽與15屆世錦賽二傳組內組間比較
由表3、表4可以看出,在第15屆世錦賽上,中國二傳隊員每局到位個數為9.26個,在世界強隊排名第2位。時隔4年的第16屆世錦賽上,中國二傳隊員每局到位個數是9.54個,在世界排名第1位,可見中國二傳的傳球水平呈上升趨勢。與世界強隊相比,在第15屆世錦賽上,日本隊二傳每局到位個數是10.63個,我國二傳的平均每局到位個數與之相比卻呈下降趨勢。原因可能是由于世界各強隊都非常重視發(fā)球的訓練,重視球的攻擊性。因為接發(fā)球-傳球是緊密聯系的環(huán)節(jié),一傳到位,二傳就能很輕易的組織進攻;一傳不到位,二傳只能通過移動調整傳球,所以到位個數便會隨之降低。
3 結論與建議
3.1 以快攻型打法為主
我國女排的技戰(zhàn)術風格是以快攻型打法為主。各種快攻戰(zhàn)術的實施和運用,都需依靠一傳的高到位率作保障,如果沒有較高的到位率做保障,一切快速多變的快攻戰(zhàn)術都將難以實現。
3.2 接發(fā)環(huán)節(jié)薄弱
對比世界強隊中國隊在接發(fā)球環(huán)節(jié)上顯得薄弱。無論是在最佳一傳的人數,還是在最佳一傳手的技術排名以及一傳到位率與成功率方面都比較低,均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差距。
3.3 更重視攻擊性
比較兩屆世錦賽可以看出,由于世界各強隊更加重視發(fā)球的攻擊性,導致一傳成功率較以往都有所下降。
3.4 身高占優(yōu)勢
對比世界強隊我國二傳隊員的身高及攔網高度在世界前列,身體條件占優(yōu)勢,但是與世界強隊中身材較矮的二傳手相比,其二傳到位率并沒有顯著差別。身高及攔網高度并不能完全決定二傳的技術排名。
3.5 二傳的傳球上平呈上升趨勢
對比兩屆世錦賽可以看出,中國二傳隊員自身的傳球水平呈上升趨勢,已達到世界強隊的水平,但是優(yōu)勢并不明顯。與世界強隊相比,我國二傳的平均每局到位個數處于下降趨勢。
傳球是排球運動的重要技術,對組織進攻和得分有著重要影響。好的傳球往往能夠制造直接得分的機會,是組織全隊進行有效的進攻,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我們通過比較國內外優(yōu)秀隊員的傳球技術特點,探索提高我國女排傳球技術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我國女排運動的技術水平,促進我國排球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肖勇,屈東華.中國女排參加第28屆奧運會成功奪冠的技術因素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6(l):95-98.
[2]郝霖霖,葛春林,錢俊偉,等.排球競賽中戰(zhàn)術行為決策的混合策略納什均衡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08-113.
[3]潘月紅.第16屆女排世錦賽中國隊技戰(zhàn)術運用效果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4]屈東華,肖勇,郝曉帆.高水平女子排球隊得分技術運用的差異性分析——以2011年世界杯女子排球隊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4):97-101.
[5]褚偉康,魏彬.排球競賽中運動員焦慮產生的原因與調節(ji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4):40-41.
[6]劉兵.排球競賽攔網規(guī)則的演變及其對中國排球運動發(fā)展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3(19):513-514.
[7]楊利娟,周亞利,朱軍峰.跳發(fā)技術成為排球競賽發(fā)球的主流[J].運動,2012(9):16-1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Chinese team passing technology at the two women′s Volleyball World Championships
LI Quan,JIANG Rong-kang,PAN Yue-hong
(Department of Sport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Abstract:With two women′s Volleyball World Championship best in the world top ten pass,the set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mainly by means of variance analysis and chi square test,such as method,two World Championships at home and abroad of players passing technique and tactic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The main conclusions: 1)our team in number of the best receivers and technical rank and receiving in place rat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setter average in place number is in a downward trend;2)spiking efficiency,service efficiency,efficiency of blocking and thre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achieve victory in the race with significance.
Key words: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Technique and tactics;pass technology;Blocking technology
責任編輯 祁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