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手中的星星
有一位會看手相的朋友說:“在生命中,每個人都有一顆星星指引他的方向。大部分人的星星在天上,他們必須跟著星星走,讓星星決定他們的命運;而小部分的人,手掌上有一個星形的紋,那星星就握在他們的掌中,由他們自己去支配。”
但是我認為:即使我們手中沒有那個星紋,也必須伸出手,把屬于自己的那顆星星從天上摘下來,讓自己決定自己的方向。
時間的電梯
如果時間像是電梯,我們就是乘坐電梯的陌生人。我們知道電梯在動,自己卻不能夠明顯地感覺;而當(dāng)電梯的門再度打開時,已經(jīng)投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了!
這個環(huán)境可能寧靜,可能喧擾,可能有令我們驚訝的事物。在時間的推動下,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永遠無法預(yù)卜。
幽默
我們常形容人很幽默,幽默不是滑稽,更不是造作的表現(xiàn)。幽默常起于對生活更深刻的體驗,所以即使是一兩句調(diào)侃的話,或是略帶諷刺性的言語,也常能道出人生的真諦。
幽默能打破沉悶的空氣,解開尷尬的場面,勸戒人而不傷情感,更能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所以幽默真是一種最高的語言藝術(shù)。
生命的火柴盒
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火柴盒,里面包含著許多火柴。每當(dāng)我們點燃一根,雖然盒子里減少了一根,但是也發(fā)出了光和熱。
善用火柴的人,能點起一片燦爛的燭光,一堆熊熊的營火;不善用火柴的人,卻可能焚去整山的森林、成列的房屋;至于那最不懂利用的人,則過早地劃了火柴,結(jié)果一下子引燃整金,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準(zhǔn)點
記得我在學(xué)生時代,有一陣子很久沒動筆,再拾起筆的時候,覺得自己的作品進步了。我以這件事請教老師,老師說有兩種可能:“一是由于在這段不動筆的時間中,你有了新的領(lǐng)悟;一是因為長久的荒廢,使自己的眼光降低了。”
我認為每當(dāng)自己感覺自己有進步的時候,都應(yīng)該以這兩點去反省,因為有些進步不是真的進步,反而是自己的準(zhǔn)點降低了。
矜持
我們常形容人很矜持,矜持的種類很多,有謙虛的矜持,怯懦的矜持,也有高傲的矜持。高傲的矜持常成為傲慢,怯懦的矜持常成為拘謹(jǐn),謙虛的矜持常成為含蓄。
所以矜持并不一定都好,惟有當(dāng)矜持成為自然、含蓄、蘊藉的時候,才能成為一種美。
酒酸了,打掉
在十年前上演過一部有關(guān)藝術(shù)大師米開朗基羅的電影,其中有位賣酒的商人,新打開一桶酒,但是米開朗基羅覺得有些酸,賣酒的人便毫不猶豫地一斧頭打翻了整桶酒。就因為這件事,米開朗基羅決定重畫已經(jīng)完成大半而自己并不滿意的作品。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只要不好,哪怕是一點點,也要勇于革除,如同那賣酒的商人所說:“酒酸了,打掉!”
心靈的四季
中國人對于四季似乎特別敏感,繪畫要講究四時,說是“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連唐詩也有分成四季的說法。
在臺灣四季不夠鮮明,但是四季除了是時間的變遷,也是心靈的一種感受。隨著我們心靈的起伏,即使在一天當(dāng)中,不也有四季的變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