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精姨
能發(fā)展孩子性格中的適應力
爸爸和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的身體游戲,因為玩法隨興,總是讓孩子面對無法預測的狀況??赡芮耙幻胨€騎在你的背上,下一秒他就迅速被壓倒,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努力去適應變化。這能激活孩子的大腦,增加大腦皮層中神經(jīng)細胞之間的連結,促進行為的靈活機動性和應變能力。
當你和孩子玩打鬧游戲時,不應每次都讓孩子贏。無論是他們試圖從你的懷抱中逃脫,還是試圖在摔跤角力中占上風,必須讓他們?yōu)榇私弑M全力。這是用一種有趣和安全的方法教導孩子:失敗和挫折司空見慣,并且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tài),勝利屬于能夠堅持到底并且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人。
玩的時候固然要保證孩子不受傷,但輕度的撞擊和角力是可以發(fā)生的。當孩子感到疼痛和不舒服時,與其一直擁抱和親吻孩子,爸爸不如用幽默感和布置新任務來轉移孩子對疼痛的注意力。學習處理輕微的不適感,能幫助孩子將來更好地應對他們在學校和工作上遭遇到的困難與壓力。
讓孩子更聰明
打鬧游戲讓孩子適應力更強,而適應力是發(fā)展孩子智商的一個關鍵因素。適應力強的孩子會把挫折失敗看作是等待他們?nèi)フ鞣奶魬?zhàn),而不是一個定義他們能力的事件。這樣的思維方式能激勵孩子從不理想的成績中恢復斗志,并且堅持不懈地努力直至他們熟練掌握這門功課。
打鬧游戲能激活大腦的學習能力。神經(jīng)學家在研究動物和人類大腦時發(fā)現(xiàn):打鬧游戲的每個回合都能增加化學名為人腦源性神經(jīng)神經(jīng)生長因子的水平。而它能增加掌管記憶力、邏輯等高層次學習能力的那部分大腦神經(jīng)元的生長。
試試看吧!把你的孩子像扔沙包一樣扔在床上,也許能幫助他成為幼兒版的愛因斯坦。
能提升社交能力
很多父母尤其是媽媽可能會擔心,打鬧游戲會讓孩子有暴力傾向、愛惹是生非,甚至一不小心會變成失足少年。
事實上,正相反:比起那些基本不玩打鬧游戲的孩子,經(jīng)常參與打鬧游戲的孩子社交能力和情商水平普遍更高,他們更善于交朋友、更善于融入團隊。
孩子通過打鬧游戲可以學會游戲和侵犯攻擊的區(qū)別。那些把開玩笑誤解為侵犯攻擊的孩子,往往不能正確讀懂和理解他人的社交意圖,甚至會對同學的親切示好回以攻擊。
打鬧游戲能教育孩子輪流和協(xié)作。當你和孩子打鬧時,你們其實一直在演練有來有往、各有妥協(xié)的協(xié)商過程,目標是讓你們兩個都很開心。有時,你是追逐者,而有時你是被追的;有時你把孩子撲倒,而有時你被孩子撲倒。孩子如果一直輸就不會愿意繼續(xù)玩,兩個人的角色必須輪流,這樣才有趣,游戲才能繼續(xù)。
有意思的是,動物本能就是如此。成年狼會把肚子和脖子袒露在狼崽子面前,讓幼崽體驗獲勝的感覺。大個的老鼠在和小個的老鼠嬉鬧時,有時會故意示弱讓對方贏。打打鬧鬧是自然界的動物本能,動物通過這種互動來教會“協(xié)作”這一項物種生存的必備技能。
能教導孩子美德
當我們孩子玩打鬧游戲時,他們將學會什么是規(guī)則、什么是對與錯的界限和區(qū)別。如果他們違反規(guī)則,超出底線,或者惡意打人,你可以立刻制止和訓誡他們,然后演示給他們看什么是正確的游戲規(guī)則。
打鬧游戲教導孩子如何正確地使用他們的力量和權力。和孩子玩打鬧游戲時,我們比孩子大太多、強太多,我們必須收斂隱藏我們的能力。用這樣的行動告訴孩子其中隱含的道理:勝利不是一切,你不需要永遠居于支配地位,對弱者存有同情憐憫之心反而更能突顯你的強大。
讓孩子身體發(fā)育更健康
爸爸的活力水平和體重很大程度上能夠預測孩子成年后的活力水平和體重。如果你想要孩子健康、活力、身材勻稱,那么你自己最好也保持健康、活力、身材勻稱。
和孩子在地毯上打滾、一起玩些挑戰(zhàn)精力的打打鬧鬧的游戲,還有什么比這更好的方法,能將活力四射的生活方式傳授給孩子呢?奔跑也好、摔跤也好、抱在一起滾動也好,所有的一切打鬧游戲,都能有效幫助孩子發(fā)展力量、身體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能增強親子關系
打鬧游戲給爸爸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在有趣好玩的氛圍中,用身體去表達他們對孩子的喜愛。比如在和孩子玩摔跤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的擁抱和親吻發(fā)生在推來搡去的過程中。
當你把孩子拋向空中,然后接住他們,或者在空中搖擺他們,你正在建立孩子對你的信賴。通過和你一起參與冒險和刺激的活動,孩子了解到他們可以完全相信你會保證他們的安全。
而和爸爸一起打打鬧鬧、瘋狂嬉笑的場景也會成為孩子最美好的童年回憶。
如何玩
打鬧游戲的魅力在于它的方法沒有對錯之分。只要爸爸和孩子都開心!
當然,有一些需要謹記的:
安全第一:當你想和孩子玩些比較粗魯?shù)?、刺激的身體沖撞的游戲時,你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太瘋狂。注意所處的環(huán)境,保證孩子不會碰到什么以至于受傷。記住,孩子的關節(jié)非常容易受傷,在推推搡搡的時候切記要保護好。同時,必須根據(jù)孩子的年齡來進行合適的玩法,比如嬰幼兒只能玩騎馬、打滾之類的溫和游戲,年長一點的可以玩摔跤、追逐、高空投擲、拳擊等動作幅度更大些的打鬧游戲。
不要在睡前玩:和成年人一樣,孩子也需要在睡前放松和弛緩下來,這樣他們才能很好地進入睡眠模式。
打鬧游戲同樣適用與女孩:男孩與生俱來更喜歡參與打鬧游戲,但并不意味著女孩就不需要這樣的游戲。經(jīng)常和爸爸玩打鬧游戲的女孩會更自信,社交能力也更強。
其實,打鬧游戲不只對孩子益處多多,對爸媽們也是消除疲勞和壓力的好方法。無論你壓力有多大、有多疲憊,當你和孩子在屋子里互相追逐、當你們把客廳當做角斗場一起在地毯上打滾、當孩子大聲歡快的笑聲從胸腔中爆發(fā)出來、當你情不自禁地和孩子一起笑出聲時,相信你一天忙碌積聚的疲累和壓力也會得到全然地釋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