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
【摘要】目前,一些幼兒園和家庭中在開展棋類游戲時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雖然有些老師和家長以初步認識到了棋類游戲的重要性,并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起來,但所玩的棋往往是傳統(tǒng)的象棋、軍旗、跳棋等,這些棋玩法比較復雜,有一定的難度,只適用于年齡較大的兒童和成人,不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不能被幼兒普遍的接受,難以達到教育目的。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棋類游戲都能對幼兒起到明顯的教育作用,而應當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fā)展情況,因此,我們開展中班幼兒的棋類游戲中,應注意:選擇和設計的游戲棋應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游戲棋的走法和規(guī)則要簡單易行;棋類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要寬松恬靜,材料便于幼兒取放;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和幫助:注意循序漸進和不同層次幼兒的不同要求。讓孩子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習興趣,給予適時的介入和指導。允許幼兒在游戲中“自定規(guī)則”和改變游戲規(guī)則。讓孩子在下棋過程中,開發(fā)智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各種能力,讓棋類游戲伴隨孩子們茁壯成長!
【關鍵詞】中班;棋類游戲;設計與指導
眾所周知,棋類游戲對幼兒是一種益智的活動,棋對聰明智慧的形成有促進作用。研究證明,它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積極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懈探索創(chuàng)造的能力及勇敢承認困難失敗的勇氣。棋類游戲因比較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直觀思維特點,而備受孩子們的喜愛。在幼兒學習階段以棋類教育活動來充實幼兒學習生活,無疑能有效鍛煉幼兒思維,有利于個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養(yǎng)。
在幼兒園開展棋類活動往往是大班的幼兒,而中班有些孩子已經(jīng)開始對棋類游戲產(chǎn)生了興趣,特別是擲骰子類的簡單棋類游戲,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愛,那么,如何設計與指導中班幼兒進行棋類活動呢?
一、選擇和設計的游戲棋應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為幼兒所喜愛
中班幼兒心理過程中隨意性占優(yōu)勢,抑制能力差,只有鮮明具體、生動有趣的事物才能引起幼兒的積極情緒,精神集中注意,活躍思維。傳統(tǒng)的象棋、軍旗、跳棋等棋類游戲規(guī)則繁雜,有一定難度,不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們應選擇一些適應幼兒不同層次,多種類的游戲棋,供幼兒自由選擇、玩樂,以開發(fā)智力、發(fā)展個性。年齡越小的幼兒的思維是越是具體的,他們喜歡小動物,把它們當作朋友,在選擇和設計時注意多采用擬人手法的棋類游戲,并應具有概括性的故事情節(jié)。如《社區(qū)探險棋》、《小動物找家》等。棋盤的設計也具有對客觀事物的模擬性,如《森林探險棋》的棋盤,如同一幅卡通藏寶地圖,期間設計了各種障礙,且棋盤的路線是幼兒喜歡的顏色組成的,每個障礙也設計成隱秘性的障礙翻翻圖,小動物的家是起點棋子是模擬孩子最喜歡的小動物制成的,如小雞、小鴨等??傊?,棋名,棋盤、棋子的設計均都符合幼兒的心理,使他們一聽棋的名字或看到棋盤和棋子便被吸引住。
二、游戲棋的走法和規(guī)則要簡單易行,便于幼兒自主游戲
幼兒注意力不穩(wěn)定,三至六歲的孩子有意注意最高達到三到十五分鐘,很容易分心。規(guī)則過難,幼兒會失去游戲興趣。游戲棋簡單易行,讓孩子在游戲中,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動手動腦玩的過程中,因為積極的智力活動和實際操作有利于注意力的保持。增強孩子的信心。
三、棋類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要寬松恬靜,材料便于幼兒取放
《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huán)境”。棋類活動也需要創(chuàng)設與其相適應的環(huán)境,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全面的發(fā)展。根據(jù)棋類活動的需要,我們不僅利用各區(qū)域活動進行下棋活動,還在活動室內開辟了一個名叫“小棋社”的區(qū)角,展示孩子們自發(fā)收集來的游戲棋,在這里,幼兒隨時可以來說說、看看,玩玩,還可將區(qū)域中的游戲棋擺放在小棋迷中進行。在活動室外的墻面、地面上,也布置了大型的游戲棋譜和骰子,幼兒可以利用自由活動時間來玩樂。有了與棋類游戲特色相適應的環(huán)境后,幼兒就可以通過視覺、聽覺、運動覺的充分參與,不斷激發(fā)對棋類活動的興趣,潛移默化地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教育功能。
四、教師積極的引導和幫助
教師需要通過觀察來解讀幼兒的思想,再進行積極地指導和幫助,有助于提高幼兒參與棋類游戲活動的興趣。
1、注意循序漸進和不同層次幼兒的不同要求。
幼兒起初玩棋時,要給幼兒下最容易的棋,幼兒熟練了簡單的棋之后,再提供他們較難一點的棋或加大難度:如《小鳥回窩》,棋盤中的路線也較復雜點,有捷徑、有繞遠的路線。在《小兔賽跑》的路線中,設置障礙:認物、點數(shù)等,幼兒回答對,就前進一步,否則相反。循序漸進就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有的是棋子的增多,有的是棋盤趨于復雜,有的由單項棋發(fā)展到多項棋,從棋的名字到棋盤的設計,棋的玩法以及棋的運用,逐步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過渡,由于幼兒智力水平的不同,對他們的要求也要體現(xiàn)出不同。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智力水平和興趣愛好自由的選擇適宜的玩法。
2、讓孩子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習興趣,給予適時的介入和指導。
俗話說:成功是最好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指導幼兒學習下棋時,應讓幼兒不斷體驗成功,給予及時的鼓勵和激勵。
(1)當幼兒缺少興趣時 老師的參與和引導,增加孩子下棋的興趣,我會有意識的多關注“小棋社”,增加參與的次數(shù),有滋有味的和孩子下棋,有的孩子在下棋中戰(zhàn)勝老師、贏得勝利,這一舉動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漸漸地,“小棋社”也熱鬧起來,“觀戰(zhàn)的”“ 參戰(zhàn)的”孩子漸漸的多了起來。
(2)遇到困難興趣受阻時 “社區(qū)棋”的棋譜形式與一般的游戲棋不同,障礙多,解決障礙的方法看上去很復雜,所以很多想玩而不會玩的孩子都只好選擇了放棄??创饲闆r,我馬上組織孩子們一起來觀察社區(qū)的符號,討論各種符號的意思,想想動作表達的方法和一起學習走棋的規(guī)則等。孩子們熟悉了,在下棋中,堅持到了最后獲得了勝利,孩子們參與游戲的熱情又高漲了起來。
(3)當幼兒的興趣減少或轉移時 孩子們每天重復的玩簡單的游戲棋,孩子們參與游戲的熱情也隨之減退。于是我們一起設計了一張“幼兒下棋統(tǒng)計表”,每天在下棋贏的小朋友在名字上畫上五角星表示。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又設立了小棋王的周冠軍、月冠軍,為了得到“小棋王”的稱號,戴上金牌,孩子們參與棋類游戲的勁更足了。
3、允許幼兒在游戲中“自定規(guī)則”和改變游戲規(guī)則。在“翻翻棋”的“動物世界”棋游戲中,平時我也沒有給他們講過這個棋的玩法,想等孩子們達到了棋所要求的知識水平再學。有一天我卻發(fā)現(xiàn)有一組小朋友就選擇了“動物世界”棋游戲。我站在邊上安靜、耐心地看了起來。只見他們輪流翻棋子,翻到哪種動物就說出哪種動物的特征,猜對就保留棋子,猜錯就被沒收棋子,最后棋盤上誰的棋子多誰就贏。這樣的玩法與正式的“翻翻棋——動物世界”的規(guī)則相差很遠,但是孩子們玩起來就特別的投入。他們自己討論商定玩法規(guī)則,看來,有的時候,多給孩子們一些自主,棋類游戲會帶來更多的意外和驚喜!
棋類活動具有對幼兒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各方面的能力發(fā)展有獨到的功效,讓我們合理的利用棋類游戲,在下棋過程中,讓不同種類的棋都能對幼兒起到明顯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各種能力的發(fā)展。根據(jù)不同幼兒的實際情況,找到更適合激發(fā)孩子參與棋類活動的興趣,學會正確指導孩子下棋的方法。讓棋類游戲伴隨孩子們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