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立軍
俗話說得好:“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作文也靠文采裝。這是一個重視包裝的時代,一本精彩的書要有一個好的封面,優(yōu)質產(chǎn)品也要有精美的包裝,而一篇習作如果能有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將收到引人入勝、先聲奪人的效果。
那么如何積極調動語言因素,配合非語言因素,以最恰當完美的語言加工形式去獲得最佳的表達效果,這就需要修辭。小學階段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如下八種: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問、設問、對偶、引用。現(xiàn)就圍繞修辭手法為話題,談談修辭手法在寫作中的運用。
一、標題巧用修辭:畫龍點睛
一個別具一格的題目能令人眼睛一亮,一開始就給人以清新之感,有很想要看下去的強烈欲望。要想把自己的作文寫好,取個好題目實在很有必要。因此,獨出心裁地以修辭的形式擬題也是一條途徑。例如:比喻。以“挫折”為話題——《別抱怨手上的牌》 《不可多得的教師》;以“環(huán)保”為話題——《點燃綠色的火焰》 《我想有個美麗的家》;以“生活中的小鏡頭”為話題——《我愛酸甜的生活》。
夸張。以“挫折”為話題——《你別把我看扁了》 《那個障礙粉碎了我》。反問。以“效率”為話題——《這道題還要做多久?》 《我今天做了什么?》。對偶。以“環(huán)保”為話題——《一頭白發(fā),滿山青蔥》。引用流行歌詞。以“寬容”為話題——《一笑而過》;以“心愿”為話題——《一千零一個愿望》。當然,我們在作文時還可靈活運用擬人、借代、反復、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標題新人眼目,別具一格。
二、開頭善用修辭:引人入勝
如果說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開頭就是漂亮的“臉蛋”,直接影響到讀者對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好了開頭可以說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對作文的開頭的打造不能小視。下面是兩個不同話題的作文開頭部分,例如:以“誠信是什么?”為話題,有位學生這樣寫:農(nóng)民說,誠信是一粒種子,為了大地的豐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長;工人說,誠信是一座熔爐,為了祖國的建設,就要把生鐵煉成好鋼;軍人說,誠信是一個哨位,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邊疆;學生說,誠信是一棵小樹,為了園丁的哺育,就要成為棟梁。又如:以“生活是什么樣的?”為題:一位學生這樣寫: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一杯美酒,會喝的說它甜,不會喝的說它苦;生活是一首詩,有抑揚頓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憂傷,也有激昂歡樂。以上兩例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手法,生動傳神的表達了作者內心世界,別具一格,給人以清新、灑脫且韻味無窮之感。善用修辭,就能寫出有創(chuàng)意的開頭,使讀者過目不忘,讓作文筆下生花。
三、正文活用修辭:盡顯底蘊
文章有了好的開頭,正文部分的內容如果也能靈活使用各種修辭手法,使語言表達更多變、更生動、更形象,那就能突現(xiàn)文章文采,盡顯作者的寫作底蘊。例如:在學完《桂林山水》這一課后,指導學生寫游記,為了表達對所瀏覽過的地方的熱愛,有的同學用了這樣一組句子:我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我愛那“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泰山極頂;我愛那“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九曲;我愛那“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我愛那“奇、秀、險”的桂林山,更愛那“靜、清、綠”的桂林水。這組句子除了排比之外,還使用了“引用”、“對仗”等修辭手法,列舉祖國的名山大川,寫的具體形象,氣勢磅礴,很有文采。然而,有的同學就不善于運用修辭,只是平平淡淡的寫:“我喜歡祖國的大好河山,比如黃河長江,還有泰山廬山等等”。同樣的意思,但表達方式不同,給讀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大有差別。
四、結尾靈用修辭:意味無窮
結尾同開頭一樣,位置顯著,功能特殊,二者相輔相成。只有好的開頭、正文,而結尾敗筆,則前功盡棄。例如:在寫“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故事中,有的同學的結尾是:這一次的挫折經(jīng)歷真是令我印象深刻,記憶猶新。這樣寫就較一幫,很平淡。反之,有的同學用上修辭后的結尾:其實,挫折像寒冷的冰雪,熬過了,人生便會綠草如茵。挫折像突來的暴雨,暴雨過后,人生便會出現(xiàn)美麗的彩虹。挫折像瘋狂的暴風,頂住了,人生便會風和日麗。挫折像陰霾的天空,烏云散去,人生便會陽光燦爛!這樣的結尾則更發(fā)人深思,耐人尋味,文章的水平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也就隨之提升了。
正如好的音樂中流淌的是優(yōu)美旋律,好的藝術作品中流淌的是舞動的線條、絢麗的色彩,好的習作中則應該處處流淌著變化的修辭。它能夠把人、物、事、理寫得有聲有色,形象鮮明,精辟透徹,能使篇章文句流暢,生動感人,富有神韻。讓我們一線教師一起來引領學生,從點滴做起,使得修辭在學生習作中悠然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