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孫???歲了,雖說孩子天生貪吃貪玩,但在外孫成長過程中,我和老伴更多的是選擇不花錢的玩法,培養(yǎng)他的自控能力。
???周歲時,我退休了。那時正值夏天,室外氣溫高,又不能老把孩子關(guān)在家里,我便常常帶他到單位圖書館翻翻書、到附近逛超市,同時享受空調(diào)。
冬春季節(jié),我?guī)礁浇^(qū)或健身場所找同齡人玩,同時享受“日光浴”;天氣晴好時,我就教他認(rèn)識花草蜂蝶;秋季給他一個小小塑料袋,一路挑選那黃金似的落葉,或撿個煙盒裝樹籽;下雨天,我用廣告紙折卷成一個個“肉丸”,把泡沫塊掰成“豆腐”,把小竹殼當(dāng)“腐竹”,小紙條當(dāng)“粉面”,加上隨手可摘的野草“青菜”,在小區(qū)樓下的車棚里,一群小朋友就嘰嘰喳喳地圍成一圈“煮”開了……這些不花錢的項目,浚浚都玩得很開心。
??H胗變簣@后,我們會帶些酸奶水果等營養(yǎng)品去接他,原則上不準(zhǔn)路上買零食和玩具。幼兒園放學(xué)早,離吃晚飯足有2個小時,我便牽著他慢慢走,把回家的路變成長知識的路。經(jīng)過菜地,我們會辨認(rèn)各種蔬菜;路過藥店,我們會進(jìn)去看洋參、田七、羅漢果。
5歲后的浚浚已認(rèn)識不少字,也能簡單地計算。每當(dāng)帶他去公園或超市玩時,我們會事先跟他說好只許玩幾個項目或最多可以用多少錢,然后由他選擇項目。比如今年元旦,我們帶他去公園,他玩完約定的20元后,便和幾個同齡人一起做游戲,并未因限制消費不開心。(《快樂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