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卓鉞
站在窗臺旁給一株開得似雪的茉莉澆水,無意間瞥到一旁閑置的木制鳥籠,初夏的陽光把一根根籠條的影子聚攏在一起,思緒隨之飄回到五年前……
大抵是二月,元宵節(jié)沒過多久的一個黃昏,我回到家還沒放下書包,就聽到陽臺上傳來一陣婉轉(zhuǎn)的啁啾。趕緊三步并作兩步跑出書房去看,一只小小的鳥兒站在一只木籠中婉轉(zhuǎn)地吟唱。借著夕陽的余暉,我端詳著它的模樣:淡棕色的羽毛,深黃的鳥喙,身材小巧。它是一只神似麻雀的鳥兒,除了那一雙熠熠生輝的琥珀色眸子之外,身上再沒有過多的修飾,很平常。不同的是它悠揚的音色,給我?guī)砹藦奈从羞^的欣喜。這是我平生擁有的第一只小鳥,無論它長成什么模樣,我都喜歡。
我將它視為知己,隔著一道木制的籠子給它念書,唱歌,講學(xué)校的趣事兒,甚至對著它傾訴。它時而扇動著靈動的翅膀配合我講的笑話,時而默默注視著我陪我度過難過的時光。那時的我天真地以為,它是喜歡我的——給它喂食的人是我,給它飲水的人是我,終日照顧它的人是我,陪著它開心快樂難過傷悲的也是我……然而我卻忘了,因自私將它禁錮于籠中的人,也是我。
漸漸地,它開始不買我的賬,悠揚婉轉(zhuǎn)的叫聲越來越少,盡管我討好地在它面前做鬼臉,笨拙地舞蹈,大聲地唱歌,它都毫不理會,甚至裝聾作啞地沉默了。好吧,既然不領(lǐng)情,就休怪我了——我又在市場上買了一只肯“領(lǐng)情”的鳥兒,斑斕艷麗的羽毛,精靈古怪的眼神兒,小臉兒上俏皮地點了一顆黑痣,小巧玲瓏的身體在籠中輕盈地跳躍著,可愛至極,我把它們倆放在籠子里一并養(yǎng)著。
人類,似乎都是喜新厭舊的。我給新鳥準(zhǔn)備了嶄新的水盒兒、食盒兒,給它喂新鮮的米粒,和我喝一樣的礦泉水。新鳥兒來后,原來的鳥雀不再獲得我的專寵,甚至可以說是順了它的意,它成功得到了我的厭惡。終在一天早上,它被新來的那只盛氣凌人的鳥兒追趕之后,不住地向窗外看,掙扎著試圖把頭伸出籠縫,一遍又一遍,而后竟鍥而不舍地向籠子上撞,芥草一般的弱小。
我正因?qū)W習(xí)的事兒心煩,對這種自殺式的行為表示唾棄:“呵,你叫啊,叫了就放你出來!”它好像一怔,聽得懂人話一般叫了,卻是杜鵑啼血般的悲啼,和初來時判若兩樣。隨后身子一斜,生硬地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那婉轉(zhuǎn)的啁啾再不會出現(xiàn),那琥珀色的眸子再也不會熠熠生輝了。
我急忙跑過去,像它初來時那樣,只不過——一個初見,一個永訣。我接過它還殘存著一點余溫的身體,哭得一塌糊涂。哭聲極哀時,反省檢討著自己——我用牢籠來表達(dá)我的愛,可它多么渴望籠外的世界??!
終究明白得太晚,太晚了。它的尸身輕飄飄的,當(dāng)真如同草芥。原本應(yīng)在風(fēng)中自由的歌唱,卻被我用籠門鎖死了一生。
后來,我把另一只鳥兒放了,我知道它對這里并不留戀,它的“領(lǐng)情”是我為了平復(fù)自己的心情,勉強(qiáng)附加在它身上的愚蠢情感。
陽光換了個角度照進(jìn)來,木籠上的光影斑駁如織。茉莉的水,不小心澆多了,花瓣飄下來,我用手心接住,正如那時接住籠中鳥雀那輕飄飄的尸體。抬頭看著那金色的斜暉被樹枝絞碎,正如我手心的花瓣,寂寂無聲。
‖吉林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初中部‖指導(dǎo)教師:李宇新
愛是一把雙刃劍,有時是成功的階梯,有時卻是生命的束縛。
如果小鳥能言,一定會訴說自己對天空的渴望吧?籠子再美,食具再精,故事再有趣,也比不過它對藍(lán)天綠地、自由飛翔的向往。一只關(guān)在籠子里的鳥兒,怎么會幸福?小作者筆調(diào)柔美,描寫疏密有致,對小鳥的愛充溢于字里行間,可依然留不住這籠中的生靈,最終得出的結(jié)論令人心碎——我用牢籠來表達(dá)我的愛,可它多么渴望籠外的世界啊!
所以,請在珍惜的時候,好好去愛;也請在需要自由的時候,放手祝福!
【適用文題】愛的重量;珍惜與放手;鳥兒不屬于牢籠;生命與自由……
(小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