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峰
28歲,這是被稱為中國“最后的儒學家”梁漱溟先生出版其成名作《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的年齡。
那時候,北大校長還是蔡元培,因為一篇研究佛學的心得《究元決疑論》,梁漱溟被聘請到北大,主講印度哲學。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趨新”“趨西”以及“全盤反傳統(tǒng)”是當時北大的主流思想,胡適、陳獨秀等新文化運動的巨擘也聚集在北大。
出身仕宦之家,性格倔強的梁漱溟針對這股風氣,與胡適、陳獨秀等唱起了對臺戲。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講:“今天的中國,西學有人提倡,佛學有人提倡,只有談到孔子羞澀不能出口,也是一樣無從為人曉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頭倡導,可有哪個出頭?這是迫得我自己來做孔家生活的緣故。”
于是這部“應急之作”就誕生了。這是一部演講的集合,梁漱溟認為,中、西、印三種文化其實就是三種不同的人生道路:西方文化是向前走的路,即征服自然、改造環(huán)境;印度文化是意欲反身向后要求其根本精神的;中國文化則意欲為調(diào)和,持中。這三種不同的觀念表現(xiàn)出來就是西方科學技術(shù)發(fā)達,印度出世、禁欲觀念發(fā)達,而中國則是住世觀念發(fā)達。
梁漱溟的觀點在當初起到了“震撼”的作用,因為他在反駁胡適時避開了“全盤反傳統(tǒng)”的觀點,同時也喚醒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
美國學者艾凱就認為《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不僅引起了東西方文化的爭論,也為1923年科玄論戰(zhàn)準備了前提。
毫無疑問,梁漱溟是自負的,在不到三十的年華里,他從容地講述著哲學與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也許是他那代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的一種責任感,也親身實踐著儒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格言。
這是種氣節(jié),也是種品質(zhì),正如梁漱溟自己所說一定要“獨立思考,表里如一”。
《肆無忌憚》
作者:林采宜
出版社: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定價:39.00元林采宜,被業(yè)內(nèi)稱為“陸家嘴風格最異類”的經(jīng)濟學家。作為復旦世界經(jīng)濟系第一位女博士、國泰君安首席經(jīng)濟學家,她在理性的工作之外更是一位感性的專欄作家。
本書的書名是《肆無忌憚》。書中有些話的確說得比較肆無忌憚,然而根源卻是一種相當徹底的通情達理。在一雙善于體察人性的眼睛面前,一切人為設(shè)定的道德邊界都不復存在。她說感情的死亡:“世界上最不可挽回的不是愛恨情仇,而是不知不覺的疏遠,疏遠是無疾而終的消逝?!边@是一個已經(jīng)了悟人生的限度并且與之和解的人的心態(tài)。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作者:余華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定價:35.00元
《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華自2003年以來的首部雜文集。
十年來他走遍世界,以亦莊亦諧的筆鋒將觀察到的社會、時事、文化等現(xiàn)象一一記錄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見社會固有病灶,對我們生活的時代進行了由外而內(nèi)深刻反省,亦在與世界的碰撞交鋒中,呈現(xiàn)出一個崛起、變遷中的中國。正如余華所說:“這就是我的寫作,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fā),經(jīng)過政治、歷史、經(jīng)濟、社會、體育、文化、情感、欲望、隱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細說漢字: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作者:左民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68.00元
這是一部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漢學大師”左民安窮畢生心血的精粹之作,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簡化字,了解漢字形體演變的歷史。一部漢字起源與演變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全書以1000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了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并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別從形、音、義等方面作出比較,指出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像TED一樣演講》
作者:【美】卡邁恩·加洛
譯者:宋瑞琴、劉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價:39.00元TED演講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高水準的演講。本書作者是暢銷書《喬布斯的魔力演講》作者,他在演講培訓方面有多年經(jīng)驗,在觀看和分析了500場最受歡迎的TED演講視頻,與成功的TED演講者直接對話,以及采訪世界頂尖的神經(jīng)學家、心理學家和溝通專家的基礎(chǔ)上,他總結(jié)出了成就優(yōu)秀演講的9個秘訣。這九大演講技巧可以讓演講充滿活力,點燃團隊的激情,賦予每一個人信心去戰(zhàn)勝對公共演講的恐懼,幫助我們“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思想”,取得人生和事業(yè)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