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智
黑白畫在現在中學教學課程中還沒有一席之地,或者說還沒有專門的教學單元來指導學生學習和練習,只在融入其他單元的教學活動中稍有涉及,在我看來,這未免有失偏頗。從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黑白畫實在是很適合現在中學美術教學開展的一個教學活動單元,雖然它沒有像色彩、國畫等教學內容那么精彩紛層,但它的優(yōu)點恰恰是在于它的簡練和實用上,能夠切實在我們現在的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得以拓展和實現。
首先在于黑白畫的教學活動所需的工具運用上,有著便捷的特點,學生文具盒里的鋼筆或者簽字筆就是現成的繪畫工具,即使沒有帶老師要求毛筆、記號筆等更實用的工具,僅憑一支鋼筆也能完成一幅簡單的黑白畫練習,對于那些慣于懶散應對美術課的學生來說,一張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的能夠體現自己審美觀的練習,往往是打開興趣大門的最有效的契機。
現在中學美術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現實制約,就是學生在課前的準備階段上的配合不夠理想,畢竟一周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鐘的一節(jié)美術課,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時間十分有限,為此要求學生課前做太多的或者比較復雜的工具材料準備工作,無疑是個增負,只需想一想畫一張水墨畫所要準備的各種工具材料就能明白這種情況的現實性,筆墨紙硯是自然是少不了的,再加上盛水是器皿,墊底的報紙等等,除非我們學生的家長都是喜愛舞文弄墨的人士,才能夠在家中找到這些現實生活中已不大使用的文具。否則我們的學生只能說服家長并且花時間到文具店里去采購才能備齊。如此一來,我們美術教師往往面臨的情況就是,教室中的學生有的沒帶工具,有的鑼齊鼓不齊,教學效率也隨之大打折扣。與之相比,黑白畫工具的便捷性的優(yōu)勢就凸顯出來了,一支唾手可得的單色黑筆即可進行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活動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得到保障,教師和學生都能關注教學活動的開展。
消除了相對學生來說繁雜的繪畫工具的不利影響,黑白畫本身所獨具的知識架構和審美情趣也非常適合于初中學生這一階段的審美需求。
進入了初中階段,其實并不意味著同學們的基礎造型能力有了質的改變,雖然已有了小學六年的美術課學習經驗,但絕大多數同學的造型能力還是缺乏足夠的表達能力,許多時候我們把初中生的作業(yè)和小學生的作業(yè)放在一起,是很難察覺出他們在造型上的明顯差異,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初中學段的學生視野更為開闊,內在的審美意識和審美經驗也要比小學階段豐富的多,與之相匹配的是,他們的想象力的豐富性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隨之成長和建立起來,但是局限于造型能力的不足而在表現上還是過于簡單,所以他們的作品粗略一看,和小學生的作品相差不大,但其間的審美情趣卻要多元化和豐富的多,但如果是以黑白畫作為表現的載體,則能更好的把他們的審美情趣表現出來,因為黑白畫的藝術特點就是可以完全憑借自己的感受自由的應用最簡單的造型語言——點、線、面來組織畫面,來表達豐富而多元化的審美感受,而很少受到傳統(tǒng)造型能力的限制,學生不再需要擔心畫的像不像,畫的圓不圓之類的問題,只需要去關注自己的審美感受,然后憑感覺來表現,如畫一片樹葉,畫成方的外形,圓的外形,三角的外形在黑白畫中皆無不可,只需符合同學們的最美的直覺就是好的造型,美的造型,黑白畫這種自由的表現方式十分適合于塑造能力有限而想象力豐富的中學生,能很好的讓同學們把自己日漸豐富的審美情趣以輕松而自由的表現出來而形成豐富而美麗的圖畫,在突破了造型上的瓶頸后,同學們的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審美上的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和質樸而生動的藝術蘊味,往往令人由衷贊嘆。
同時,在題材上,黑白畫的選擇面可謂十分寬泛,一顆樹,一朵花,一只美麗的鳥,都可以在同學們想象力的驅動下,化成一幅幅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畫卷,進而提升了同學們學習美術的興趣,相比較而言,讓同學們畫一幅傳統(tǒng)的素描或國畫,同學們都會陷入攻克造型難關的局限中,畫面中的審美趣味就會大為遜色,即使在老師的輔助下完成作品,但作品中的審美主動性也會相去甚遠,這種被動的審美活動多了就會抹殺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所以說,黑白畫這種獨具的審美視角,十分符合初中學生的審美需求,值得我們多去關注和探討。
黑白畫注重形式美感,在這一點上,十分符合現代審美傾向,在現行的普及教育中,沒有多少時間讓同學們去學習素描、色彩等費時冗長又比較專業(yè)的美術知識,純平面視覺而簡潔明快的黑白畫更易引導同學們去感受審美上的現代性,所以在現代初中美術教學中,更多的推廣黑白畫這一藝術形式的教學活動,是十分必要和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