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燕 諸光花 楊紅 史惟 施炳培
【關鍵詞】 兒童腦癱;康復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42.3 【文獻標識碼】 A
腦癱是“一組持續(xù)存在的導致活動受限的運動和姿勢發(fā)育障礙癥候群,這種癥候群是由于發(fā)育中的胎兒或嬰兒腦部受到非進行性損傷而引起的。腦性癱瘓的運動障礙常伴有感覺、感知、認知、交流或伴有行為障礙、癲癇、繼發(fā)性肌肉骨骼障礙”[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更多的早產兒及低體重兒在醫(yī)療技術的搶救下獲得生產,但是患兒出生過程中帶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使得腦癱發(fā)病率不斷升高[2]。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幫助腦癱兒童得到全面的康復治療,融入社會生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康復醫(yī)學的發(fā)展,引導式教育成了腦癱康復治療中的一部分,現(xiàn)綜述如下。
1 引導式教育簡介
引導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是近年來使用較多的一種教育模式,它通過活動激發(fā)運動功能障礙兒童運動、言語、情感等功能,克服患兒運動過程中的障礙[3]。這種引導方法能夠使腦癱患兒體能、語言、智力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從而促進患兒健康發(fā)展,能夠有效的提高個人的欲望和需求,激發(fā)患兒求生本能,提高患兒生命質量[4]。
2 國內引導式教育的實踐
2.1 引導式教育開展的現(xiàn)狀 20世紀70年代開始,引導式教育就得到的廣泛發(fā)展和應用,并且在幼兒園、中學教育中也得到了提升。隨著人們對于腦癱的不斷重視,使得腦癱患兒功能訓練和學習教育也得到了發(fā)展,并且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5]。1987年,黑龍江省小兒腦癱療育中心首次提出了引導式教育,并將其作為腦癱患兒康復教育重要部分[6]。隨后香港復康會世界衛(wèi)生組織復康協(xié)作中心也先后舉辦引導式教育培訓班[7]。2005年,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小兒神經康復科與英國小兒Ingfield Manor School合作,在高級引導員Lesley Canning指導下開展引導式教育療法工作[8]。2007年,中國殘聯(lián)社會服務指導中心在香港耀能協(xié)會和復康會的支持下,攜手全國30個康復機構開始學習香港引導式教育[9]。
2.2 具體操作方案
2.2.1 評估 評估貫穿康復治療的始末,引導式教育療法也不例外。國內各學者根據(jù)研究目的不同選擇適合的量表:吳德[8]等應用PDMS-2 及GMFM對康復效果進行評價。張靖[10]使用韋氏兒童智力量表對患兒進行智力評測。景玉珍[11]采用ADL及腦癱兒童實用技能記錄表進行康復評定。還有部分學者使用Gesell及PALCI量表進行評測。
2.2.2 引導式教育滲入患兒日常起居,實施過程中孩子從早晨到晚上睡覺一直接受引導式教育影響。每天的引導日課都有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員根據(jù)患兒所存在的問題及對其整體認識,采用小組活動形式、節(jié)律性意向言語、工作,來誘導患兒更好地完成作息時間表中相應的活動內容。1)小組活動形式引導式教育是以小組形式進行的,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思想感情的主要方式??蓪⑶闆r相似的患兒分為一組,或按年齡,或按病情輕重不同分組,10-15名為一組。2)節(jié)律性意向言語節(jié)律性意向言語是引導式教育中的一種促進方法,利用語言的內容及節(jié)律性,協(xié)助兒童計劃、發(fā)動及協(xié)調動作以實踐兒童腦中的意向,去實施生活中的各種活動。3)工作引導式教育要做一系列的作業(yè),其中包括一種或多種運動作業(yè)或目標性功能作業(yè)。引導員設定準確的目標,將運動作業(yè)分成幾部分,使患兒盡量能夠完成[3]。
2.3 引導式教育對兒童腦癱康復的療效 2007年吳德[8]等將92例患兒隨機分為引導式教育療法組(觀察組)Boobath組(對照組),每組46人。分別在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后采用運動發(fā)育指數(shù)(PDMS-2)和粗大運動功能測試(GMFM88項)進行綜合評定。臨床觀察得出引導式教育療法和Bobath療法對腦癱兒童運動功能康復具有同等療效。
2008年,朱莉[12]在引導式教育教學活動中采用不同于后天構音障礙的言語矯治方法,對20例腦癱患兒進行階段性康復訓練,結果表明患兒語言康復價值實現(xiàn)最大化。
2012年張靖[10]等報道了引導式教育在學齡前智力低下兒童中的應用療效。將60例患兒隨機分為干預組、對照組各30例,干預組采用引導式教育,對照組采用一般綜合康復治療方法,治療3個月后采用中國—韋氏幼兒智力量表進行智商測定,干預組總有效率93.33%優(yōu)于治療組的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O1)。
2009年景玉珍[11]等將100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康復訓練和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引導式教育,治療6個月后采用粗大運動功能評定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及腦癱兒童實用技能記錄表進行評定。結果表明:引導式教育與常規(guī)康復訓練相結合,可提高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生活自理、溝通、社交等綜合能力。
3 引導式教育促進腦癱功能恢復的機理
彼圖教授認為,種系發(fā)生中人類的正常機能就一直存在,這種機能不會因為腦發(fā)育缺陷或腦損傷而消失,仍然潛存著,通過引導式教育可以重新誘發(fā)出來,重建正?;瘎幼鱗6]。在運動功能障礙方面,引導式教育就是通過教育學習的主動形式,利用認識感覺交流的方式,對患兒日常生活給予各種課題刺激,通過引導、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作用、條件反射及習慣性形成,完善神經系統(tǒng)功能;將無數(shù)信息傳入大腦,使大腦與外界建立新的聯(lián)系,利用生理性刺激由不知變?yōu)橛兄?,逐漸形成功能性動作與運動[13]。
引導式教育系統(tǒng)將腦癱兒童的問題歸結為功能失效,是由于兒童本身的機能障礙和長期的性格依賴、被動的生活,使他們失去了自我解難的意欲,不能通過不斷的挑戰(zhàn)和學習獲得各項技能來滿足自身需求。該系統(tǒng)強調給腦癱兒童康復的同時也要建立像正常孩子一樣的生活模式和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不脫離現(xiàn)實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覺、自立的積極性格[14],為將來融入社會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4 討論
綜上所述,引導式教育在腦癱患者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其發(fā)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筆者在文獻研究中發(fā)現(xiàn)各學者關于引導式教育在實踐應用中存在需要進一步討論的觀點現(xiàn)總結如下:1)在評價引導式教育療效方面,各學者使用的評估工具各不相同不具有可比性,目前沒有一種量表被大家所公認,也還沒有一種量表能完全反映出引導式教育對腦癱兒童的康復效果,影響了該療法進一步推廣有待于日后臨床研究的進一步完善。2)引導式教育能夠作為腦癱患兒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其適用范圍較廣(3歲以上的患兒效果更佳)。但腦癱康復強調“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較早介入引導式教育是否有利于腦癱兒童功能的恢復,馬海霞[15]和范篆玲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患兒年齡越小時介入引導式教育,其發(fā)育指數(shù)就越高。3)從文獻研究中不難看出,引導式教育介入干預后多以3個月、6個月進行康復評定觀察療效,且療效與療程正相關。
參考文獻
[1] Rosebaump,Paneth N,Leviton A,et al.A report: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al palsy.April 2006[J].Dev Med Child Neurol Suppl,2007,109:8-11.
[2] 李樹春,李曉捷.兒童康復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79-180.
[3] 關驊.臨床康復醫(yī)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46-148.
[4] 吳敏,周安艷,李月梅.小兒腦性癱瘓引導式教育訓練的功效評價112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7,18(9):5-6.
[5] 唐久來.小兒腦性癱瘓引導式教育療[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3):7497—7499.
[6] 盧慶春.腦性癱瘓的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336—337.
[7] 吳衛(wèi)紅.腦癱兒童特殊教育的方式:引導式教育[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5):259—260.
[8] 吳德,唐久來,許曉燕,張功純,呂復莉,朱江英,張玲,Lesley Canning.引導式教育對腦性癱瘓兒童運動發(fā)育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和康復雜志,2007,29(12):835-837.
[9] 曹麗敏,余愛如,鄭毓君.腦癱兒童引導式教育教與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10-26.
[10] 張靖,黃任秀,李紅輝,覃潔.引導式教育在學齡前智力低下兒童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1):19-20.
[11] 景玉珍,周青蕊.引導式教育對腦癱患兒綜合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12):1183-1184.
[12] 朱莉.引導式教育教學活動中20例腦癱患兒的言語矯治康復報告[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26(22):95-96.
[13] 李林,劉惠玲.匈牙利國際引導式教育學院的考察報告[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10):917-918.
[14] 鄭毓君.腦癱兒童成長新里程-引導式教育的理念[A].第三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論文集[C].中國康復研究中心,2008:144-145.
[15] 馬海霞.影響腦性癱瘓患兒粗大運動功能康復療效的因素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6.
[16] 范篆玲,陳瑛,弓月娥.50例腦癱兒童應用引導式教育康復訓練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2003,15(12):76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