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侯孝賢“新電影”的個體關懷與藝術精神

      2015-05-30 10:57:33劉于鋒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5年18期
      關鍵詞:侯孝賢

      劉于鋒

      在大眾電影的商業(yè)化和娛樂化的發(fā)展到極致且言必票房的當下,一部電影似乎只有擁有足夠的娛樂性和高票房紀錄才算是成功。而作為臺灣新電影領軍人物的侯孝賢,其電影在20世紀80代以來形成了以電影的藝術性為主要追求的風格,這與商業(yè)化、娛樂化格格不入,以至于被認為“他的作品屬于近三十年來最難取悅這個世界的電影……藝術電影和大眾電影的類型日益融合,而侯孝賢的作品通??咕苓@種妥協(xié)”{1}。侯孝賢也被一些論者認為:“只重視電影的藝術性、實驗性和思想性,卻漠視電影的通俗性、觀賞性、娛樂性及商業(yè)性”。{2}但這恰恰證明侯孝賢電影對藝術精神和文化品格的自覺追求,包括對個體生命的關懷和對時代精神的展現(xiàn)、對生存成長體驗的表現(xiàn)、對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記錄、對情節(jié)淡化的處理和敘事的詩化表達,體現(xiàn)了作為臺灣新電影代表人物的藝術追求。

      一、個體關懷與時代展現(xiàn)

      從侯孝賢電影風格的轉(zhuǎn)變上來說,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就是溜溜的她》(1980)、《風兒踢踏踩》(1981)、《在那青青河畔草》(1982)幾部作品,主要表現(xiàn)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總體上的情感基調(diào)清爽歡快,敘事線條簡單流暢,音樂設置清新悅耳,再加上偶像派演員鳳飛飛、鐘鎮(zhèn)濤等,取得了較好的商業(yè)市場,被稱為“商業(yè)三部曲”{3}。因而這一時期電影被稱為“前新電影”{4},是侯孝賢新電影運動之前電影的風格。自1983年至1993年期間的作品,包括《風柜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尼羅河女兒》(1987)、《悲情城市》(1989)、《戲夢人生》(1993)是侯孝賢發(fā)生轉(zhuǎn)折的重要時期,通過長鏡頭的使用,主要表現(xiàn)對生命個體的關注與“自然法則”下人的生命進程,特別是《悲情城市》獲得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金獅獎,《戲夢人生》獲得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被認為是達到了巔峰高度。此后的作品如《好男好女》(1995)、《南國再見南國》(1996)、《千禧曼波》(2001)、《咖啡時光》(2003)、《最好的時光》(2005)、《紅氣球之旅》(2007)等,在敘事風格和鏡頭表現(xiàn)上有了新的變化,出現(xiàn)現(xiàn)代因素,《海上花》(2008)又為侯孝賢增添了新的美學風格,對個體關照和時代因素展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在1983至1993年間的作品中。不可否認的是,侯孝賢形成的電影風格與敘事特點一直延續(xù)至今,《刺客聶隱娘》雖然是一部武俠片,但繼承了侯孝賢形成的以藝術精神為目標的敘事風格。

      侯孝賢所關心的是個體的人,首先是個體生命的成長與對生死的體驗?!抖募倨凇犯木幾灾焯煳牡摹栋舶驳募倨凇?,冬冬到鄉(xiāng)下外公家度暑假,電影注意力放在冬冬在外公家與小朋友之間的樂事上,同時,也放在了作為童年的冬冬對大人世界的感知、困惑和理解的經(jīng)歷上,以孩子的眼光觀察成人世界,所以詹姆斯·烏登認為:“這不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夏天,對小男孩來說,變成了冗長乏味的人生大道理說教。他已從一個簡單的生命,成為有了痛苦意識的生命?!眥5}冬冬的個體成長也來自對成人世界的體悟?!锻晖隆敷w現(xiàn)侯孝賢自己對過往童年的記憶以及對生老病死的體驗。侯孝賢稱:“《童年往事》算是我自己的自傳,因為我在念‘國立藝專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把以前的事都整理出來了,大概一些童年已經(jīng)忘掉的。所以有機會就會拿出來拍?!眥6}所以作品中融入了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命體驗,特別是對生老病死的關照?!锻晖隆放臄z就是在廣東梅縣老家熟悉的環(huán)境所拍,更是打上特殊的童年記憶。影片中兒時的玩耍、跟隨祖母迷路時帶回芭樂、追打送回祖母的人力車夫、逛妓院收到紅包、打架等種種經(jīng)歷不免直接或間與個人體驗有關。電影以父親、母親、祖母三位親人的離世為主要結(jié)構(gòu)片段,阿孝父親患肺病身亡,整個家庭的支柱突然坍塌,而母親對家庭苦苦支撐,最終也患病離世,直到最后祖母離開人世,在這個過程中,主人公經(jīng)歷了生老病死的體驗,也有從無憂無慮的童年到少年的成長蛻變。

      其次,表現(xiàn)個體成長中的青春困惑。《風柜來的人》《戀戀風塵》等電影展現(xiàn)臺灣一代人的成長經(jīng)歷,以及在青春十字路口的困惑與選擇和愛情苦澀的體會?!讹L柜來的人》中,澎湖列島中一個名為風柜的地方,一幫年輕人,賭錢打架,無所事事,無聊之極,于是決定去高雄尋找工作。阿清暗戀鄰居小杏,當?shù)弥⌒訉W習日語,阿清不顧朋友的嘲笑也認真地學習日語。雖然二人關系也逐漸密切,但結(jié)局并未出人所料,小杏毫無先兆地離開了高雄而去臺北,即使是面對阿清的挽留;而留給阿清的只是無盡的惆悵和苦澀的滋味。所以《風柜來的人》被稱為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真正開始,也是他作品中較為質(zhì)樸、較少修飾,將青春記憶和寫實風格發(fā)揮得最為極致的一部影片”?!稇賾亠L塵》的主線是謝文遠與阿云青澀無果的戀愛經(jīng)歷。阿遠從小鎮(zhèn)到臺北闖蕩謀生,女友阿云也到臺北一家裁縫店工作,阿遠收到入伍通知,等返家時,阿云已經(jīng)嫁給了一位郵差。阿遠痛不欲生,青澀的戀愛就此結(jié)束。不管是從阿遠的角度還是從觀眾的角度來說,二人的愛情肯定會有圓滿的結(jié)局,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成長過程中,青春的困惑會不時發(fā)生,令人無法預料。這些年輕人身上的困惑和迷茫,也反映是反映臺灣一代年輕人的的青春歲月。

      再次,展現(xiàn)時代變化中的個體生命。電影并非單單來展現(xiàn)對個體生命的記憶與體驗,重要的是,把這些體驗放在時代變動的背景中來展現(xiàn)?!锻晖隆芬匀说拿\來突出時代的變化,從阿孝的祖母帶他尋找大陸的情節(jié)可知老人對大陸的情結(jié)以及反映出的歷史變遷,但由于世代的更替,這種情結(jié)在阿孝的心底已經(jīng)淡化了?!锻晖隆芬舶凳?958年的臺??諔?zhàn)、陳儀之死等內(nèi)容,作品“在世代更替、時運交移中,一層層凸顯出阿孝的成長與時代變遷的某種遇合”{7}。隨著上一輩人的謝世,年輕人逐漸成長,并融入臺灣的社會生活中。所以有學者認為侯孝賢創(chuàng)作的重要特點是“將個人式的表達與作品作負載的社會歷史意義高度契合”{8}。

      侯孝賢這種對生命記憶的描繪影響到了賈樟柯的電影創(chuàng)作,賈樟柯在與侯孝賢訪談中提到“《風柜來的人》給我很大的啟發(fā)……就是個人生命的印記、經(jīng)驗,把它講出來就有力量”,侯孝賢在訪談中也提到“創(chuàng)作基本上跟你早期接觸的東西有關,你的創(chuàng)作就從那里來”{9}。自《風柜來的人》以后的十年左右時間,侯孝賢關注的大多是生命的個體存在。侯孝賢說:“我的創(chuàng)作焦點是存在的個體,就是生命的本質(zhì),存在的個體打動我,所以我拍的都是一些邊緣人,一些小人物?!眥10}重要的是,作品通過對普通人物、對小人的刻畫展現(xiàn)個體生命在時代變遷下的生活和記憶,也展現(xiàn)由不同生命個體所呈現(xiàn)出的時代特色。

      二、自然法則與記錄色彩

      侯孝賢的理想是“能拍出自然法則底下人們的活動”{11},也就是采取客觀的態(tài)度和冷靜的觀察,拍出人物生活的日常進程,自然狀態(tài)下的生存情況,而非進行人為的編排,對人物的關照也不帶有個人的情緒?!吧虡I(yè)三部曲”之后的作品就是以“自然法則”來觀察和表現(xiàn)人物的命運。正由于此,電影呈現(xiàn)出強烈的記錄色彩,呈現(xiàn)出強烈的真實性。

      侯孝賢的自然法則觀受到沈從文的影響,朱天文給侯孝賢所看的《沈從文自傳》讓侯孝賢對電影有了重新的認識,侯孝賢提到《沈從文自傳》的影響:“看了后頓覺視野開闊,我感覺到作者的觀點,不是批判,不是悲傷,其實是一種更深沉的悲傷……那些人的生生死死,在他的文字里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我就想用沈從文那種‘冷眼看生死,但這其中又包含了最大的寬容與深沉的悲傷,從這個客觀的角度來拍,我覺得我的個性比較傾向于此。”{12}《風柜來的人》首先受到這種影響,電影中的人物從鄉(xiāng)下到城市,電影采取遠觀的視角,觀察人物的變化。這種表現(xiàn)就是客觀呈現(xiàn),不對人物進行評判。阿清等人少年好斗,但是在殺雞時卻無能為力,阿清母親沖動地朝他仍菜刀,傷到之后又去賠罪,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都不是完人。但“侯在他們的缺點面前沒有優(yōu)越感,也沒有針對這些人物及其所有言行提供任何道德判斷。他們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13}這是按照人物性格自然的形成法則來敘事,把原本的客觀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這種“自然法則”還更多地體現(xiàn)在后來的《童年往事》中,特別是對三個人物的去世,侯孝賢不帶自己的主觀情緒去展現(xiàn),對感情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呈現(xiàn)出客觀的靜觀視角。如父親的離世并沒有在劇情上進行鋪墊,而是發(fā)生在正常的生活進程中,表面上以“冷眼看生死”,沒有過多的情感宣泄,而背后卻透出蒼涼的況味。

      對日常生活的記錄,對生存狀態(tài)的描繪構(gòu)成了電影的記錄色彩,這在電影《戲夢人生》中有充分的表現(xiàn)?!稇驂羧松分v述日本統(tǒng)治時期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生存經(jīng)歷,記錄李天祿一生所經(jīng)歷的母親、祖父、祖母、父親、岳父以及小兒子的相繼離世,記錄繼母的殘忍,記錄他在艱難的時期的生存,也記錄他與麗珠的情感經(jīng)歷,以及演出布袋戲的過程。所有這些都是對李天祿生活記錄的一部分,比如與麗珠的感情經(jīng)過是電影中濃墨重彩的一部分,麗珠只是一個過客,經(jīng)歷過便不再出現(xiàn)。甚至對日本人的呈現(xiàn)也是如此。把李天祿的經(jīng)歷按照生活本身的面目來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最為自然的狀態(tài)。由此《戲夢人生》被認為是“一個藝術家的生命編年史,沒有宏大敘事,也沒有主題線索”。所表現(xiàn)的是“最鮮活豐富的記憶被傳統(tǒng)歷史記錄剔除的人們?nèi)粘I罴毠?jié)”。{14} 這些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無非是記錄李天祿的生活和家庭,并非重大事件,也未將李天祿作為一名英雄人物來塑造,通過故事敘述、李天祿自述和布袋戲的表演等內(nèi)容構(gòu)成了對日常生活進程的展開,這些元素共同構(gòu)織李天祿的個人記憶、家庭記憶和時代記憶。

      這種對自然法則的使用和記錄色彩《悲情城市》中也有表現(xiàn),我們可以通過對具體場景的前后對比來分析這種安排?!侗槌鞘小芳词故莻?cè)面表現(xiàn)臺灣“二二八事件”,仍是通過林家一家人的興衰和四兄弟的狀況來表現(xiàn),而具體的生活細節(jié)是表現(xiàn)這一事件的重要因素。林文雄作為老大,經(jīng)營名為“小上海”餐館,老二作為醫(yī)生在戰(zhàn)爭中失蹤,老三文良從事黑社會活動而被陷害至瘋,老四文清作為聾啞人,卻因為與熱血知識分子的交往而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電影在表現(xiàn)“二二八事件”的過程中,把主要的鏡頭放在林家的興衰上,而電影中大量篇幅的吃飯場景作為生活中的日常“瑣事”,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因素和社會因素,反映出的社會變遷值得深入探討{15}。林家祖孫三代兩次吃飯場景,第一次林文雄居中,兩邊分別是父親阿祿和侄子,突出文雄作為長子和一家頂梁柱的地位;電影最后的吃飯場景也是同樣的機位,只是中間的文雄換成了幾乎殘廢的文良,此時文雄已死,這個看似隨意安排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卻恰恰反映林家發(fā)生的變化。在表現(xiàn)知識分子兩個吃飯場景中,第一次是國民黨接收臺灣之后,寬榮等知識分子在酒桌上激情慷慨,對臺灣的未來充滿希望,甚至高唱《松花江上》歌曲來表達這種慷慨。而“二二八事件”發(fā)生后,知識分子在酒桌上討論時事,表達對當局的失望。這些對日常細節(jié)的冷靜記錄,恰是對時事的巧妙表達。

      不按照人為的編排對故事進行構(gòu)思,而是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展現(xiàn)日常細節(jié),成為侯孝賢藝術電影的重要特色,“呈現(xiàn)一個世界,在那里最重要的不是專家和政客的東拉西扯,而是生活就是它本身,就是它存在的本來樣子”{16},自《風柜來的人》以來的幾部電影在呈現(xiàn)方式上多是按照“自然法則”來記錄生活的本來樣子,記錄人的生存狀態(tài)。

      三、淡化情節(jié)與詩化敘事

      朱天文認為侯孝賢“‘基本上是個抒情詩人而不是說故事的人。他的電影特質(zhì),也在此,是抒情的,而非敘事和戲劇”{17}。這一點點明侯孝賢電影以抒情為主的藝術特質(zhì)。這與常見的主流商業(yè)電影敘事風格不同,甚至與侯孝賢的“商業(yè)三部曲”的敘事風格也具有很大的差異,侯孝賢的“新電影”敘事時淡化情節(jié)、弱化沖突,使抒情因素大大增加,表現(xiàn)為詩化敘事,這增加了侯孝賢電影敘事美學特征。

      在侯孝賢的多部“新電影”中,都努力摒棄起承轉(zhuǎn)合的敘事模式,而追求內(nèi)在的張力,這種張力是以人物的內(nèi)在情感的張力為基礎的。侯孝賢在提到小津安二郎的作品時認這是表象與暗流的關系:“表面上很簡單,讓你感覺沒有很強的戲劇性,但是積累起來,底層便有個暗流,是驚濤駭浪的?!眥18}這也是侯孝賢電影的突出特點。在多部電影中,我們找不到明顯的故事沖突的大段落和明顯的敘事線索,而是在日常的進展中讓人物的情感發(fā)生變化?!讹L柜來的人》對阿清等人的刻畫,多是在一些片段中呈現(xiàn),打架、賭博、調(diào)戲女孩,以及到高雄尋找工作的迷茫和對小杏的暗戀,這些都不是故事沖突的“主軸”,而重點是在這個過程中阿清內(nèi)在的成長變化?!锻晖隆纷鳛楹钚①t的自傳性作品,以回憶的情感流動來安排全片,沒有緊張的故事沖突,而是突出情感化的表現(xiàn),特別在片頭,祖母一聲聲“阿哈咕”的呼喚和急切的尋找的身影,喚起一種記憶的傷感和對童年的眷戀,雖然沒有對故事沖突的敘事,但奠定了影片苦澀傷感的情感基調(diào)?!稇賾亠L塵》在了表現(xiàn)阿遠與阿云的愛情時,沒有明顯的矛盾沖突和解決過程,阿云與郵遞員結(jié)婚,對阿遠來說是突如其來的打擊,在表現(xiàn)這一內(nèi)容時,一方面阿遠抱頭痛哭,另一方面就轉(zhuǎn)到阿公和阿遠在田地里談論天氣、談論番薯收成的畫面,表現(xiàn)了阿遠的逐漸成熟。其他的內(nèi)容如阿公勸孩子吃飯、孩子偷吃味精、阿遠父親為其分期買的防水手表,等等,在整部片子中都較少呈現(xiàn)情節(jié)性和故事性,多是用畫面來表現(xiàn)生活的艱難。

      這種對情節(jié)的有意弱化在《戲夢人生》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這部電影在結(jié)構(gòu)上把時間進行重組、把故事的進展和李天祿本人的講述融為一體,有如共時性的動態(tài)畫卷,把李天祿的生活的重要片段依次展開,鋪面而來的是一種由記錄和回顧帶來的詩意氣息,而并非若干個戲劇性強的情節(jié)。即使是在敘事性較強的《悲情城市》中,由于長鏡頭的使用帶來節(jié)奏的放慢,也使本來情節(jié)性較強的沖突得到弱化,而底層的“暗流”即情感的流動得以詩意地表現(xiàn)。侯孝賢的這種以弱化情節(jié)和強化情感的特色,在臺灣新電影運動中是較為突出的,被稱為“這種以‘情為主的審美對象,在侯孝賢的電影中得到了一種現(xiàn)代意義的復活”{19}。

      這種淡化沖突的詩化敘事方式一直影響到其后的創(chuàng)作,《刺客聶隱娘》是侯孝賢唯一一部“武俠片”,聶隱娘作為刺客,在師命與大義之間,選擇放棄刺殺表兄田季安。但與傳統(tǒng)的動作片不同,不強調(diào)外在的武打動作,而是以聶隱娘的內(nèi)在的情感變化為中心,強調(diào)“俠義”精神。由于節(jié)奏放慢,為觀眾提供了參與的空間,去體會導演的美學風格。

      與情節(jié)的淡化相對應,侯孝賢在多部影片中通過對風景的描繪、文字字幕的嵌入等來突出電影的詩化敘事。由于侯孝賢在《冬冬的假期》《風柜來的人》《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電影中要表現(xiàn)的是個體的成長,所以在具體手法上是以詩意的流動和情感的含蓄來架構(gòu)故事,而不是直接表現(xiàn)故事,把較多的影像放在對田園風光和山水景物的表現(xiàn)上?!抖募倨凇分?,清澈的小河中、濃密高大的樹冠、一片片的水田、遠處的山巒、裊裊的炊煙構(gòu)成了美麗的農(nóng)村風光,也為冬冬的假期生活提供了一種快樂的背景,這也是突出鄉(xiāng)土情懷的一種抒情方式。

      文字字幕有效的嵌入是《悲情城市》的突出特色,字幕成為鏡頭的有機組成部分。文清是聾啞人,他與別人的交流都采用筆談,這些交談都會以字幕的形式完整地展現(xiàn)。文清與寬美互生好感,向?qū)捗澜榻B自己聾啞的原因時,黑底白字的字幕赫然顯示這樣的字跡:“八歲從樹上摔下/跌傷頭疼/大病一場/病愈不能走路/一段時間/自己不知已聾/是父親寫字告我/當年小孩子/也不知此事可悲/一樣好玩?!狈中胸Q排的視覺造型,與現(xiàn)代詩一樣美觀。這樣的文字具有敘事功能,即介紹了文清耳聾的原因。但這種敘事功能是通過抒情性極強的詩歌文本來表現(xiàn),使敘事得以詩意的展現(xiàn)。再如寬美的哥哥寬榮在“二二八事件”之后隱至山中,文清向?qū)捗澜榻B時這個情節(jié)時,字幕如下:“寬榮已結(jié)婚/在山里/恕不能說出地方。他交代/不要告訴家人/當我已死/我人已屬于祖國/美麗的將來?!边@里在情節(jié)上介紹了寬榮的去向,但以字幕形式的展示,又讓觀眾在“閱讀”中體會到寬榮的狀體和心境。侯孝賢將字幕當做有機的鏡頭進行展示,字幕成為與鏡頭平分秋色的畫面,詩歌的文本樣式與故事情節(jié)的完美融合,使得敘事本身帶有強烈是詩化抒情意味。這種意味正是侯孝賢通過對情節(jié)淡化來表現(xiàn)出的藝術氣質(zhì)。

      總體來講,淡化情節(jié)和詩化敘事方面,構(gòu)成了侯孝賢“新電影”敘事的主要特色?!八碾娪皵⑹卤容^疏于情節(jié)而側(cè)重詩意的提升,含有一種堅守人文精神的自覺性,在總體上形成一種獨家風骨:自我內(nèi)省、切進現(xiàn)實……在大時代的動蕩中描繪出臺灣風俗民情的現(xiàn)代風貌”{20}。

      表面上看,電影的商業(yè)化與藝術性好像非此即彼,藝術性強的作品由于“曲高和寡”不容易受到大眾的歡迎,而完全以商業(yè)化運作的作品也不會保持長久的生命力{21}。所以有學者感慨:“電影人最關心的,到底是個人在電影藝術上的成就和名譽,還是本國電影業(yè)的興衰、本土電影市場的繁榮和本民族電影文化的發(fā)展,這常常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也是最能考驗電影人對本土電影/民族電影是否具有強烈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的一個重大選擇。”{22}但此處所論也是涉及到有關電影藝術和電影市場的問題,當然,一位導演能通過對電影藝術的追求來獲得可觀的電影市場,且做出體現(xiàn)出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作品,這將是莫大的鼓舞,而侯孝賢則堅持通過對藝術電影的追求來展現(xiàn)個人的生命思索和藝術責任感。

      作為藝術電影,“文化的追求是電影創(chuàng)作的第一位需要,而無論3D還是黑白默片,關鍵是有沒有對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努力……中國電影的精致不全是在技術的精致,而是在情感的精致、生活逼真性的精致上,舍此的大片和鴻篇巨制都難擺脫虛幻的命運”。{23}可以說,侯孝賢在早期的“商業(yè)三部曲”之后向藝術電影的轉(zhuǎn)向就確定了“新電影”為藝術電影而創(chuàng)作的方向,而非大眾電影,也并非為大眾電影市場而創(chuàng)作。按照朱天文的說法,是以“尋找精英觀眾為訴求”,“假如有一天他的片子不小心大賣了,對不起,那絕對是個意外”,是因為對藝術的追求,“電影壽命是可以因著對品質(zhì)的要求而獲得延長”。{24} 而侯孝賢的“新電影”創(chuàng)作在對個體生命的觀照和對時代因素的展現(xiàn)上、對日常生活的記錄特色上、在對淡化情節(jié)和詩化抒情的敘事風格上,都體現(xiàn)出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并且在對生命的記錄、對文化的追求和對使命感的展示上,都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精神和文化品格,而這種精神與商業(yè)化電影不同,不是以票房來衡量的。

      注釋:

      {1}{3}{5}{13}{14}{16}[美]詹姆斯·烏登著,黃文杰譯:《無人是孤島:侯孝賢的電影世界》,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4-5頁、第248頁、第121頁、第118頁、第217頁、第219頁、第234頁。

      {2}{22}孫慰川:《論侯孝賢的得與失——兼談電影的藝術性與觀賞性之關系》,《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4}黃鐘軍:《侯孝賢“前新電影”時期作品中的城鄉(xiāng)二元議題研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年第3期。

      {6}饒曙光:《侯孝賢訪談》,《電影要從非電影中來:侯孝賢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237頁。

      {7}{20}黃式憲:《侯孝賢作品的人文親和力及其文化品格——兼議臺灣“新電影”的崛起及其人文脈理》,《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

      {8}李相:《電影作者侯孝賢——個人書寫與歷史記憶》,饒曙光主編:《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侯孝賢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119頁。

      {9}賈樟柯:《賈想1996—2008:賈樟柯電影手記》,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頁。

      {10}{18}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頁。

      {11}{24} 朱天文:《〈悲情城市〉十三問》,饒曙光主編:《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侯孝賢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頁、第220頁、第221頁。

      {12}張靚蓓:《〈悲情城市〉以前:與侯孝賢一席談》,《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

      {15}王冬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再出發(fā)》,《學術論壇》2011年第7期。

      {17}朱天文:《最好的時光:侯孝賢電影記錄》,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335頁。

      {19}裴亞莉:《藝術抒情本體的電影化顯現(xiàn)——關于侯孝賢電影的幾個問題》,饒曙光主編:《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侯孝賢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109頁。

      {21}盧衍鵬:《傳媒改制、出版主導與文學導購》,《東岳論叢》2015年第6期。

      {23}周星:《電影在地性與透視生活的真切感——關于侯孝賢電影的意義認知》,饒曙光主編:《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侯孝賢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版,第147頁。

      *本文系山西師范大學科研啟動資金(項目編號:83334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院)

      猜你喜歡
      侯孝賢
      侯孝賢《悲情城市》釋出4K修復版海報
      綜藝報(2023年2期)2023-02-24 01:38:21
      侯孝賢電影研究綜述
      文藝評論(2020年5期)2020-04-18 04:46:33
      “宿主”與“蛔蟲”
      電影故事(2018年20期)2018-11-02 08:29:24
      侯孝賢影像中的幫派江湖
      侯孝賢電影研究述評
      小說月刊(2017年12期)2018-02-05 18:00:32
      侯孝賢電影研究述評
      小說月刊(2017年23期)2017-10-28 04:56:32
      22年了,她才是侯孝賢背后的女人
      海峽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37
      侯孝賢的螞蟻爬到戛納
      侯孝賢:電影可以是一個人過的癮
      電影故事(2015年36期)2015-09-06 08:44:05
      有一種電影叫侯孝賢
      耿马| 芒康县| 潼关县| 花莲县| 黑龙江省| 贡觉县| 海原县| 尚志市| 根河市| 新干县| 巫溪县| 广汉市| 邵武市| 加查县| 镇远县| 怀安县| 阳朔县| 剑阁县| 永胜县| 上林县| 泰顺县| 海原县| 杭州市| 隆昌县| 焦作市| 瑞安市| 浦北县| 体育| 银川市| 新乡县| 基隆市| 淮安市| 龙山县| 台江县| 和林格尔县| 贞丰县| 新平| 交口县| 临江市| 洪洞县| 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