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輸入,輸出就無從談起。有人說:“數(shù)、理、化是舉一反三的學科,而語文則是舉三反一的學科?!边@句話,道出了積累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應當讓學生在平日里注重積累是毋庸置疑的,但積累什么,怎樣積累,仍需探討研究。
學生在平日學習中,積累了不少字、詞、句、篇,但仍不能讀懂文章,寫不出文章,這就暴露出了積累存在的問題——片面性。在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注重了學生的“顯性積累”,即有形知識的積累,也就是字、詞、句、篇的積累,而忽視了“隱性積累”,就是對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思維、學習習慣、生活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積累。因而出現(xiàn)了“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與作品不能產(chǎn)生共鳴等問題,寫文章時沒東西可寫,或者寫出來沒有真情實感。
所以,注重語文的隱性積累刻不容緩。培養(yǎng)學生進行隱性積累,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積累重在理解不僅是記憶,在記憶簡單的字、詞、句、篇時,要認真理解其內(nèi)涵,要從多個角度去認識,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應用自如。
2.積累過程中要多進行知識背后的能力、思維、方法、習慣等隱性東西的反思總結,教師也應通過習題、檢查、總結歸納等多種手段,在這些方面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督促,強化這方面的積累意識。
3.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應當激勵學生多去用眼觀察生活,用腦思考生活,用心體悟生活,用行動去實踐生活,以積累真正屬于自己的鮮活的生活體驗,為語文的學習挖一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充滿“活水”的新泉。
將積累引向深入,由知識層面走向能力、思維、習慣、情感體驗等更高的層面,讓積累更好地服務實際運用與語文學習,任重而道遠。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堅持去做,不但會將積累引向深入,更會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寫作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