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臘梅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中職院校的學生也出現(xiàn)良莠不齊的局面,使得院校的生源質(zhì)量受到一定的影響。院校在保證學生數(shù)量的同時,更要注意對學生的教育,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氛圍,確保學生能夠全面健康的成長。其中,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職學校 溝通交流 班主任 學生
溝通是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技巧,它是人們進行心與心交流的主要途徑。通過溝通,人們可以了解彼此的思想、興趣和愛好,建立友好的關系。而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拉近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使得彼此對對方形成一種新的認識,對于教育目標的順利有效實現(xiàn)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一、中職師生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性
因為溝通,人與人之間可以互相認識、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為生活帶來快樂、工作帶來樂趣,由此可見,溝通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在班級中,不僅需要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要積極有效的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近年來,中職學校的生源質(zhì)量逐漸下降,學生不僅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自尊心受損、自控能力差等心理健康和行為問題也層出不窮。在班級中,老師與學生的接觸較多,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等其他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著方向性引導的作用。如果這時班主任能夠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溝通,有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
二、中職師生之間交流的前提
了解學生是進行有效溝通的基礎。受家庭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每個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的表現(xiàn)都不盡相同。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之前,可以先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之前的學習情況、有哪些興趣愛好等,對于溝通時需要與學生交流的內(nèi)容和交流的方式就可以提前把握好,為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做好鋪墊。拒絕“一刀切”的模式,避免學生產(chǎn)生反感和逆反的心理。
三、中職師生溝通交流的原則
(一)班主任要持“平等”的態(tài)度
長期以來,教師對學生們的教育大部分實行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只是一味地把書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極少。學生常年待在學校里,對很多事物無法接觸,關于問題的思考也很片面,只能夠簡單的分辨好與不好。大部分學生覺得與中職相比,高中顯然“地位”更高一些,比中職更有優(yōu)勢,在這種觀念的長期影響下,中職學生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對于班主任感覺更多的則是威嚴、不可靠近。這時如果班主任在學生面前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抵觸和反抗心理,所以班主任在對待學生時要做到平等待人,不擺架子,主動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隔閡。
(二)班主任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心理溝通最簡便易行的方法。班主任對學生要做到經(jīng)常傾聽,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在對學生的需求進行了解的基礎上,順利化解各種難題。
學生經(jīng)常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要鼓勵學生多去表達;對于學生提出的中肯想法和建議,班主任可先記錄下來,并與學生討論提出的想法和建議可行、不可行的原因,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不僅認真仔細聆聽了自己的心里話,還有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視,今后會更愿意與班主任溝通表達,為師生之間構(gòu)造了一條溝通心靈的橋梁。
(三)班主任要積極主動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班主任要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話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以求將問題盡快解決、不會惡化下去。中職院校的學生正處在各種叛逆和青春思想萌芽的階段,思想和行為極其不成熟,很容易走向極端,這時候就需要班主任給予學生高度的關注。如果有學生因為學習成績比較差、家庭條件不夠好、或者性格比較沉悶等問題被大家議論的時候,為了不給學生的心理造成負擔,班主任應先與學生單獨交談,了解學生是否有心理壓力并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讓學生明白這只是同學之間無心交談的內(nèi)容,并沒有任何的攻擊性,不要過于在意讓自己難受;針對這樣的問題,班主任應及時在課堂上教育學生,不應把別人不足的地方拿來做討論,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同學之間要做到互相尊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師生溝通交流的技巧
(一)換位思考
同樣一件事情,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思考的問題差異有很多。成年人考慮問題時比較全面,會分析這件事情如果做了的話、會對自己有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影響,然后再決定要不要去做;而未成年人更多的則是根據(jù)自己的情緒去做一件事。但未成年人因情緒自控能力不夠、情緒波動較大,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而沒有考慮到后果。當有學生做出比較極端的事情時,班主任要先安撫學生的情緒,站在學生的角度聽一聽學生做這件事情的原因,然后幫他分析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引導性的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相反的,如果問題發(fā)生時,班主任非常武斷、只是一味地呵斥學生、對學生進行責罵和處罰,非但不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會讓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偏激的思想、對學校教育也會更加反感。
(二)溝通時地點的選擇
班主任要避免在辦公室里與學生溝通談話,因為辦公室里也會有其他的老師,會讓學生覺得很壓抑、放不開,而且當著眾多教師的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還會讓學生心理有沉重的壓力,談話的質(zhì)量就會大打折扣。
(三)溝通語言要巧用
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中,可適當?shù)谋頁P學生。挖掘?qū)W生身上的優(yōu)點,贊揚、肯定其優(yōu)點,這樣在談話的過程中,學生的心扉會很容易被打開,其抵觸情緒和心理隔閡也會得以消除,從而達到循循善誘教育學生的目的。有時候在談話中為了放松學生的心情,班主任可以適當?shù)挠哪幌?,緩解氛圍,既不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傷害到學生的面子,又能夠保證溝通交流的順暢進行。
五、結(jié)束語
教育學生是一項十分細致的工作,班主任需要在平時的教育中多關注和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并將了解到的情況運用到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同時在溝通中注重技巧性,從而消除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加深師生之間的理解,促進師生感情的靠近,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梁玉.淺談中職班主任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技巧[J].科學導報,2014,(3).
[2]姜艷輝.論中職班主任與學生心理溝通的障礙及解決對策[J].科教文匯,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