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學
摘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不容置疑,小學語文課程所傳授的情感豐富,感情細膩,而處于小學階段的他們,對情感的理解也正處在萌芽階段,因此此時就需要教師充分調(diào)動課程中的情感因素,采取合適方法,激發(fā)學生們內(nèi)心的情感因素。教師的引導方法得當,學生就會觸發(fā)共鳴,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語文教學中所傳達的情感。通過具體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闡述了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一些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情感教育不論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享有重要地位,更對學生自身的情感挖掘,培養(yǎng)細膩完整的情感品質(zhì)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開展情感教育則顯得尤為重要。倘若情感教育缺位,則會直接導致學生的情感缺陷,對感動無法自身切身體會,從而導致基本情感缺乏。也有許多教育學家指出,脫離了情感教育的教學活動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因此,為了適應新時期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作為我們教師,則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滲透情感教育,使教育與世界相接軌。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念
所謂情感教育,即指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制定基本教育目標,旨在促進學生情感豐滿,并且促使學生的情感領域發(fā)生積極變化的一種教育方式。而小學語文課文中經(jīng)常會傳遞喜悅、憤怒、褒貶等不同的情感。想要充分體會這些情感,則需要學生們充分調(diào)動他們身體內(nèi)的情感細胞。因此,情感教育必須充分到位。當下的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即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和形成的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主要目標。參考了眾多文獻之后,筆者姑且初步將情感教育定義為在尊重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不同個體的不同發(fā)展特點,因材施教,充分根據(jù)他們自身發(fā)展特點進行情感交流,從而得到其自身的情感升華。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的課業(yè)學習中,更體現(xiàn)在孩子們做人處事的行為方式上。它對提高學生們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zhì),促進學生積極體驗生活等方面上,都具有重要作用。有知名教育學家認為,情感體驗是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基礎工具,離開了情感教育與情感體驗,學生的心理要求就不能得到滿足。而進行適當?shù)那楦薪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面對生活的樂觀向上的意志品質(zhì),,并因此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一位老師給一位學生的作文成績打高分時,那么此時學生內(nèi)心欣喜,會主動去感受他的文章的優(yōu)秀之處,此時在他的心中產(chǎn)生了積極的情感,而這種情感體驗則會促使他奮進,從而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動力。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積極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則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在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我們應該摒棄原有的一味追求學生成績的教育目標,更加重視學生的情感調(diào)動。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細致把握學生的情感特征和理智情感,同樣,重視學生的情感特征把握也有利于促進學生們對學習過程的充分重視,提高學習效率。除卻這兩方面,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一個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不是亦師亦友,而是一種恐懼懼怕、高高在上的感覺,那學生對老師就會有一種深深的距離感,就不敢把他的真實情感表達給老師,老師自然也就無法確切把握學生心理的情感變化,那么對學生情感的教育也會產(chǎn)生一定偏差,不利于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情感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
1.營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
所謂教學關系,即教與學,老師教,學生學,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的主體。而小學生,正處于情感的初步形成階段,思維方式與情感體驗都比較簡單,因此這時,教師的正確引導則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教師進行了情感的正確引導,才能促進學生的情感理解與情感成長。教師應將自己放在與學生一樣的高度上,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以便于更加清晰地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只有充分把握了學生的情感需求,才能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實施合理的教學計劃。而當下的小學生,自我意識較強,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應該直接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而應該通過一種更加委婉的方式,正確引導,使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認識到自己做錯了,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改正,這樣的教學方式才是持久且富有生命活力的。因此教師應主動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平等師生關系,在平等交流中進行合適的情感教育。
2.營造合理的情感教育情境
情景交融,以情感人,只有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境,才能更好地進行情感教育。比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叫《十里長街送總理》中,通過描述了一個空前壯烈的送周總理遺體的場景,來表現(xiàn)出人們對周總理逝世之后心里的悲愴,人們心里的難過。通過場景的充分描述與體現(xiàn),也使學生們能夠充分細膩地把握作者所傳達的這種情感。這就是環(huán)境描寫的巨大魅力,也進一步有力論證了創(chuàng)設一個合理情境對學生情感的有益把握,一個合理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學生的情感體驗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相互把握。
3.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
傳統(tǒng)的上課方式是被動的,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學,是一種被動式的學習方式。而當下所提倡的教學方式,則是一種主動的,學生自發(fā)性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們進行自我體驗式學習的興趣,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積極鼓勵學生自己上講臺表演、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自我交流,自我學習,自我成長,提高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自主性。這也是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融入情感教育,是現(xiàn)代化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作為新時期的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我有責任有義務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充分融入貫徹情感教育的基本理念,促進學生自我感受、自我成長,培養(yǎng)健康健全的情感人格,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肖永斌.淺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科學中國人,2014,(08).
[2]施曉春.重視情感教育提高課堂實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2).
[3]張玉珍.小學留守兒童情感教育之我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