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 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黨和國家大力提倡的,特別是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關(guān)系到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本文分析了在技工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也從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心理、知識積累等幾個方面分析了當前技工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態(tài)度,以便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好地開展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關(guān)鍵詞:思想政治 教育 技工院校 學習態(tài)度
一、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是對學生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主要渠道。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指出,中美兩國的最主要矛盾是意識的沖突,實際上就從側(cè)面說明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它肩負著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使命,擔負著向青少年灌輸國民意志,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重任,同時它在促使全社會、全國人民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重視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直接關(guān)系著未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技工院校學生是我國未成年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思想道德覺悟的高低,直接關(guān)系到我國未來民眾的素質(zhì),關(guān)系到黨和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zhì),這些都離不開思想道德教育。廣大青年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遠熱愛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中,讓青春煥發(fā)出絢麗的光彩。”
二、技工學校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態(tài)度
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為了什么?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學得生存本領(lǐng)、求得滿意職業(yè)、創(chuàng)得幸福生活”。這既是教育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目的,也是學習的目的,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價值。
在今天,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性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精神內(nèi)核,也是教育必須遵從的科學發(fā)展觀。從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來看,人要生存和發(fā)展,不能僅限于技能本領(lǐng)的學習和掌握,還應包括道德、志趣和意向的發(fā)展。
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報告提出“學會生存”。199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又發(fā)表了《學習:內(nèi)在的財富》,“學會生存”被發(fā)展成為教育的四個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四個學會”成為國際社會關(guān)于學習與教育問題的宣言。那么,技師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上有哪些特點呢?這些學生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呢?
現(xiàn)在有很多的技師院校學生,是考不上高中大學的農(nóng)村貧困人家的孩子,還有一部分城市里沒有考上高中、大學的學生。在同齡人都背著書包高高興興走進高中、大學課堂的時候,他們卻只能聽家人的嘮叨。這樣的挫折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陰影,使他們產(chǎn)生了強大的自卑感。技工院校的學生年齡在14周歲至20周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已經(jīng)有了“自我”意識,開始關(guān)心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并開始對同伴和自己的行為試圖做出道德評價。他們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能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同時他們也希望老師和家長能把他們當“成人”看待。但是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不成熟,正處于叛逆期的學生,叛逆心理極強,容易沖動做事。
1.學習動機方面
技工院校學校生源質(zhì)量整體偏低,大部分是沒有考上普通高中的落榜生,甚至有些學生根本連初中都沒讀完,何談綜合素質(zhì)。這些學生學習基礎(chǔ)本來就較差,學習能力較差,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差。再加上學生對自己來技工院校學習的目的不甚明確。技校學生中入學前有近一半的學生是抱著找一份好工作的想法,有將近兩成的學生是迫于家長的壓力來學習的,有一成多的學生想暫時讀幾年書,以后再做打算,有的甚至沒有打算,而還有很多家長也抱有同樣“混日子”“看孩子”的想法來送孩子讀書。只有一成的學生是真的想學一技之長,為了以后在社會中立足、發(fā)展和生存。
2.學習習慣方面
技工院校的學生多數(shù)人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入讀技工院校也主要是受家庭影響。家長希望他們晚幾年進入社會,能有一技之長就最好,學不到什么本領(lǐng)的話,家長也不會去追究。進入技校大門后,學生對當前的形勢認識不足,認為技校學習生活本來就不緊張,更加放松自己,不想吃苦,貪圖安逸。同時隨著在校學生獨生子女的增加,學生追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情形嚴重,有的學生甚至沉迷于上網(wǎng)、游戲,更有甚者早戀。學生上課遲到、玩手機,聊天甚至化妝、吸煙、喝酒等現(xiàn)象增多。有的學生甚至不尊重老師,視課堂為兒戲,就更不用說對思想政治課提前預習了,普遍對思想政治課學習缺乏興趣,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習興趣方面
由于技工院校學生文化基礎(chǔ)普遍較差,大多數(shù)學生對理論不感興趣,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玩手機等現(xiàn)象突出,特別對那些理論性較強的課不感興趣,比如思想政治課,有的學生還有厭學情緒。有的學生把思想政治課等同于放松課,反正不是專業(yè)課就可以不學不聽,有的學生覺得政治課深奧、枯燥、無聊。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興趣日漸開闊。隨著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學生可以隨時上網(wǎng)、聊天、購物、發(fā)微博、微信,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步轉(zhuǎn)移到課外讀物、網(wǎng)絡(luò)等方面,自己又缺乏自制能力,導致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降低。
4.學習心理方面
現(xiàn)在的技工院校學生獨生子女占大多數(shù)。他們從小在呵護寵愛中長大,缺乏必要的自信心,缺乏理想追求,進取心不強。技工院校學生敏感、沖動、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烈,部分學生心理問題逐漸突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隱患。在學習上消極,平時無所事事,游戲人生,考試時作弊成風,視同兒戲。
5.知識積累方面
技工院校學生大多處于十六七歲的花季。學生應該在這個階段儲備更多的知識,增強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而不少學生能記下卻不愿意下工夫,能認識到自身的缺點與不足卻不愿去改正,對學習中的錯誤與盲點缺乏改正與補救的意識。很少有學生能反省自己的問題,導致知識的缺陷和問題越來越多。
技工院校的學生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他們較普通高中學生更早接觸社會,更易于接受現(xiàn)實,另外在技工院校的學習經(jīng)歷,使他們動手和實踐能力更強。那么,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如何做到因材施教,達到教學目的呢?
三、研究的意義
正是因為技工院校學生有這樣的特點,技工院校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做到傳授知識,還要花大力氣維持課堂紀律,經(jīng)常不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一些年輕老師常感到“黔驢技窮”,面對一群頑皮的孩子無計可施,更沒有成就感。因此,技工院校的教師要面對學生實際,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針對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上課方法,在注重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加注重心理的疏導與溝通。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必須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教學規(guī)律,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實際掌握的知識,靈活地把握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進度。這樣才能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從而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潔紅.淺談技工學校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2]冼建英.如何培養(yǎng)技校生政治課的學習興趣[J].教師,2009(3).
[3]楊化.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重慶社會工作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2).
[4]鐘啟泉.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