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明 賈金鳳
【摘要】目的:觀察放射性粒子--125-I在骨轉移瘤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38例骨轉移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療,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患者均術后于1~7天內疼痛均獲得緩解,18例患者術后不再需要臨床干預來緩解疼痛,16例患者止痛藥劑量與給藥時間均較前減少,所有患者病灶在粒子有效期內均未發(fā)現明顯進展,3例可見軟組織腫塊明顯縮小。結論: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方式對骨轉移瘤患者實施治療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疼痛,臨床效果顯著,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惡性腫瘤骨轉移;放射性粒子--125-I;組織間植入
【中圖分類號】R73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23-0090-01
骨轉移癌屬于惡性腫瘤的一種,患者多伴有病理性骨折及嚴重疼痛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引起肢體功能障礙,對患者健康的威脅性極大。放射性粒子--125-I具有放射程短、生物學效應強等特點,其對腫瘤細胞有直接殺傷效果,故而逐漸在臨床上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本研究為探討放射性粒子--125-I在骨轉移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我們自2014年起嘗試在CT引導下局部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療與控制病灶,并對收治的3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38例骨轉移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齡41~81歲,平均年齡(61.3±4.3)歲;轉移病灶數:肋骨27各,椎體13個,骨盆8個,四肢4個;軟組織腫塊6例,病理性骨折2例,具體見表1。所有患者均為惡性腫瘤所引起的骨轉移,排除全身情況衰竭嚴重、患者無法配合治療的患者。
1.2 材料與方法
1.2.1 材料 放射源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堆工所生產的CIAE-6711型碘125密封型顆粒種子放射源,規(guī)格為0.8mm×4.5mm,每粒活度0.5~0.8mci。),直徑為0.8mm,長度為4.5mm。內為滲入銀柱內的--125-I,外包有0.05mm的鈦殼。有效輻射半徑為17mm,半衰期59.6d,其能量0.7mCi,其94%能量釋放完全時間為240d。植入工具為18G穿刺針及植入治療計劃系統(tǒng)(TPS)。
1.2.2 方法 ①術前向患者說明治療的目的和治療效果,交待注意事項,以獲得病人的積極配合。②治療前要全面進行檢查,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療效果。③植入前,用影像學方法(CT、MR)確定骨轉移范圍與程度,從而確定植入靶區(qū),然后在治療計劃系統(tǒng)(TPS)(北京科霖眾醫(yī)學技術研究所,規(guī)格型號:Kl-SIRPS-3D)上進行治療計劃設計,制訂治療前計劃,確定植入針數及位置、所需粒子數量。從而計算出靶區(qū)總活度,勾畫出腫瘤及正常組織內的劑量分布,以最大程度滅活腫瘤,保護正常組織。④在CT引導下將穿刺針插入病灶內,通過粒子槍進行粒子植入,根據劑量分布要求,選用均勻分布或周緣密集、中心稀疏的布源方法。
2 結果
所有入選病例術前均感病灶局部疼痛明顯,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臨床干預減緩疼痛不明顯或者無效。術后患者于1~7天內疼痛均獲得緩解,18例患者術后不再需要臨床干預來緩解疼痛,16例患者止痛藥劑量與給藥時間均較前減少,所有患者病灶在粒子有效期內均未發(fā)現明顯進展,3例可見軟組織腫塊明顯縮小。
3 討論
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骨轉移也為臨床所常見,而其引起的劇烈疼痛也成為延長這類患者生存期與提高生活質量的一大障礙[1]。放射性粒子植入術是一種新興的癌癥治療方法。在影象技術的觀察下,將放射性粒子植入病變部位[2]。通過微型放射源發(fā)出持續(xù)、短距離的放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最大限度殺傷,而正常組織不損傷或只有微小損傷,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相比其他腫瘤治療技術,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本身技術含量并不高、難度并不大[3-4]。筆者自2013年起嘗試在CT引導下對惡性腫瘤骨轉移患者局部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療與控制病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均術后于1~7天內疼痛均獲得緩解,18例患者術后不再需要臨床干預來緩解疼痛,16例患者止痛藥劑量與給藥時間均較前減少,所有患者病灶在粒子有效期內均未發(fā)現明顯進展,3例可見軟組織腫塊明顯縮小。這就表明采用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方式對骨轉移瘤患者實施治療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疼痛,臨床效果顯著。此類治療方法具有能在基層醫(yī)院推廣,簡便易行,療效確切的優(yōu)點,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緩病情進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宋永浩,夏海波,周誠忠,等.CT/MRI圖像融合在骨轉移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和價值[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5,23(3):412-414.
[2]王瑞,李東風,王輝,等.伊班膦酸鈉對小細胞肺癌溶骨性骨轉移瘤細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影響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36):4003-4005.
[3]宋世祥.64層螺旋CT與全身骨顯像對腰椎骨轉移瘤的診斷意義[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4,6(5):94-96.
[4]陳正啟,曾輝,付東,等.骨轉移瘤患者生存質量調查問卷QLQ-BM22簡體中文版的評估及臨床應用[J].中華骨科雜志,2015,35(2):142-147.
(收稿日期: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