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婷
由于經(jīng)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實生活中接觸到的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實踐中發(fā)現(xiàn),練習摹仿偽裝筆跡仿真度較高,在檢驗中的難度較大。本文通過對練習摹仿偽裝筆跡進行一定的理論、觀察與實驗分析,研究其形成機制,總結出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特點,從中找到對練習摹仿筆跡檢驗的對策,將其應用于類似案件中,為偵查辦案提供線索,為法庭審判提供依據(jù),讓其在司法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它的價值。
練習摹仿筆跡鑒定是筆跡鑒定中比較難的一種,但在司法實踐中又比較常見。在借據(jù)、收據(jù)、簽名、批示筆跡的書寫上常常被作案人采用。了解練習摹仿筆跡的特征及其鑒定價值,從中總結出作為一般規(guī)律的識別要素。再將同一認定理論與實際案情相結合,以此來查明是否為摹仿筆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定摹仿人,為偵查破案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一、練習摹仿
練習摹仿筆跡是指書寫人出于不正當?shù)膭訖C,在充分的心理準備下,運用自己的書寫技能,以他人平時書寫的筆跡為摹本,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反復練習,感知摹本的筆跡特征后,書寫自己所需文字而形成的與被摹仿人筆跡十分相似的筆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經(jīng)濟領域中,犯罪嫌疑人采用練習摹仿筆跡對各種文件、合同、借(收)條、票據(jù)、發(fā)票、賬單等憑證和證件進行偽造作案的頻率呈上升趨勢。因此,如何準確識別練習摹仿筆跡、認定作案人,已成為當前文件檢驗工作的重點之一。
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形成機制。書寫活動是人們運用語言,通過書寫文字符號,記錄與表達思想的一種書寫言語行為。人們的書寫活動在最初的學習和練習中屬于有意型的運動,書寫人不僅要學習語言規(guī)范而且還要學習書寫規(guī)范,此時的書寫動作主要依靠人的意識的控制支配來完成,在此階段書寫動作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其目的就是要按照要求來完成正確的書寫文字符號動作。隨著書寫訓練的進行和完善,書寫技能逐步形成,特別是當書寫技能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和隨意程度時,其書寫活動逐步擺脫意識的支配,由隨意性運動轉(zhuǎn)化為自動化的運動。但是自動化的動作可以隨時受到意識的干預,一方面,當自動化書寫動作的準確性和協(xié)調(diào)性發(fā)生故障時,或自動化動作不適應現(xiàn)有的書寫條件變化了的情況時,它就會很快轉(zhuǎn)入意識中,得到意識的調(diào)節(jié)和糾正;另一方面,書寫人主觀上出于某種目的而故意改變或抑制自己原有的書寫自動化系統(tǒng)而加入了意識的阻斷和干擾。書寫習慣動力定型理論告訴我們書寫活動從產(chǎn)生、發(fā)展到完成是一個規(guī)律的、完整的、復雜的和系統(tǒng)的運動過程,它不光具有書寫動作和筆跡的外部行為表現(xiàn),又有書寫人內(nèi)部的生理、心理上的反應過程。
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特點。由于練習摹仿筆跡一般是在事先經(jīng)過反復練習、分析、校正、記憶的基礎上書寫而成的,因而其字跡書寫較為流利、自然,無修飾重描和明顯的形快實慢、抖動彎曲、筆力平緩現(xiàn)象;仿真度高,與被摹仿人的筆跡十分相近。
1.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一般特征
字體、字形、字的大小以及字的傾斜程度特征最易引起摹仿者的重視, 同時在書寫時也較容易控制,只要摹仿人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即可掌握被摹仿人書寫習慣的一般特點,因而摹仿的相似程度較高。在實踐檢驗中的鑒定價值較小,一般只作為參考的依據(jù)。
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細節(jié)特征。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細節(jié)特征,是指被摹仿字的各個部分和各種筆畫在細節(jié)上所反映出的具有規(guī)律性的書寫動作習慣特點。
起收筆位置和動作方式特征、 運筆的方式、 運筆轉(zhuǎn)折的弧度、 角度和力度以及單字中的筆順、連筆、繞筆、斷筆、轉(zhuǎn)折及其相互關系特征,這些細節(jié)特征是被摹仿人長期書寫形成的筆跡特點,短時間的練習摹仿不足以達到相似度高的目的,在書寫時,摹仿人會難以注意細節(jié),摹仿不到位,或者主觀隨意性太大,帶入摹仿人自身的筆跡特點,此時將摹仿人與被摹仿人的字跡加以對比,較容易認定此字跡為被摹仿字跡。
二、影響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特點的因素
練習時間長短的影響。練習時間與摹仿效果成正比,練習的時間越長,摹仿字跡與被摹仿字跡的一般特征方面相似度越高,在細節(jié)特征方面,連筆、斷筆、繞筆等都可以大概的摹仿出來,但運筆的力度和連貫程度與被摹仿字跡相差較大。反之,練習時間越短,其一般特征的相似度偏低,在細節(jié)特征方面大多表現(xiàn)的是摹仿人自身筆跡書寫特征,摹仿效果差。
不同年齡的影響。青年和中年的摹仿筆跡較一般摹仿偽裝筆跡所形成的筆跡特點相似,但老年的摹仿偽裝筆跡與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有關,能很明顯地顯示老年人的書寫字跡特點。
是否具備專業(yè)的筆跡鑒定知識的影響。由于懂得專業(yè)知識的書寫人懂得如何解剖單字的筆跡特征,對筆跡的大小、筆畫的長短及結構關系,以及明顯的書寫順序,甚至一些細節(jié)特征都能夠感知,因而摹仿相似的可能性大,但對筆畫的粗細、筆力的輕重和復雜的連筆特征不能夠準確感知,因而也就不能摹仿。而不懂專業(yè)知識的書寫人對單字的特征辨別判斷能力較差,仿真程度也就很低。
書寫字數(shù)的影響。摹仿書寫字跡與被摹仿字跡特征相似程度的高低跟一次性摹仿書寫的字數(shù)成反比。每次摹仿的單字越少,其筆跡特征與被仿寫字跡的特征相似程度就越高。反之,每次摹仿的單字越多,其筆跡特征與被仿寫字跡的特征相似度就越低。這是意志和注意的有限性決定的。
在日常生活中,因其產(chǎn)生大多是出于不正當利益的驅(qū)使,所以對練習摹仿偽裝筆跡的形成機制及特點就顯得尤其重要。練習摹仿偽裝筆跡是神經(jīng)中樞和肢體協(xié)調(diào)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也是人的記憶、感知與練習的集中體現(xiàn)。對形成方式與表現(xiàn)形式的深入研究,對今后的檢驗與鑒定都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易被摹仿的特征和不易被摹仿的特征,對識別真假,認定摹仿人與被摹仿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