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燕
批注式閱讀,是一種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核心的個性化閱讀實踐活動,是一種動態(tài)的思維過程。在閱讀實踐活動中,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與文本進行廣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對話,從各個層面對文本進行理解、感悟、闡釋和發(fā)現(xiàn),并直接在課文中圈點勾畫,寫出閱讀心得、評語,進行批注,促進自我發(fā)展。
批注式閱讀閱讀習慣寫作能力批注式閱讀有助于提高不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批注式閱讀”能力呢?
一、授之以漁,培養(yǎng)學生“批注式閱讀”習慣
批注式閱讀是閱讀的方法之一,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要使這種學習方法得以持久,教給學生方法十分重要。
1.明確批注符號的種類及用法
運用批注式閱讀的方法,首先要明確批注符號的作用。
2.了解文字批注的類型及用法
文字批注主要類型有:評文字、釋意思、析含義、議內(nèi)容、談感想、提疑問、類舉補充、評寫作方法和特色、表觀點等。通過具體課例的學習,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規(guī)律逐步訓練。文字批注一般寫在課文句段對應的頁眉、頁腳和頁側(cè)。文字批注可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課前預習——簡單式批注。學生通過簡單的批注,畫出生字詞,標出段落,同時初步知曉文字的大體內(nèi)容,并結(jié)合自己的疑問寫出批注。
第二階段:課中講讀——啟發(fā)式批注。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句段進行批注,可以對其進行賞析,也可以撰寫讀后的感悟與體會,還可以針對閱讀中的疑問的提出質(zhì)疑批注,進而釋疑批注。
第三階段:課后拓展——拓展式批注。學習了課文,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收獲,對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或是對文中主人公想要說的內(nèi)容進行批注后,也可以對文字結(jié)尾的補充進行想象批注。
二、因文而異,提高學生批注式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對于閱讀教學而言,培養(yǎng)學生領(lǐng)悟文本語言的能力是重中之重。批注式閱讀關(guān)注學生的閱讀過程,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感受和理解文本語言的基礎(chǔ)上自主發(fā)現(xiàn)、自我完善、自主創(chuàng)造,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感悟文本語言的能力。
1.抒情式批注,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與文本、作者進行對話,讓他們與文本、作者發(fā)生心靈的碰撞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抒情式批注,進而提高其感情能力。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閱讀文字材料的某些語句、某段話、某文章的感想、體會批注出……
抒情式批注是學生與文本之間溝通的方式,也是學生情感真實流露的表達方式。這讓我們看到了這些靈動而又富有個性的思想,感受到孩子們飛揚的思緒。抒情式批注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感悟能力。
2.質(zhì)疑式批注,提高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痹陂喿x的過程中,學生有疑問,才會有學習探究的興趣。事實上,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他們才會有目的地讀,有思路地讀,有追求地讀,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地走進文本,與文本、作者進行思維的碰撞。
當學生有困惑時,教師要適當點播,引導學生質(zhì)疑。如在《小草和大樹》一文的學習中,板書課題后,筆者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的問題進行質(zhì)疑,孩子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這是一篇寫景物的文章嗎?”“小草和大樹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不用《夏洛蒂三姐妹》作題目而用《小草和大樹》作題目呢?”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有了這樣質(zhì)疑,孩子們讀書自然就有了興趣與目的,于是他們帶著問題一個個饒有風趣的走進了文本。
可見,質(zhì)疑式批注,對提高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增強學生的解疑能力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3.評價式批注,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教師應努力在閱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與理解,引導學生對文本、文中人物、寫作方法乃至作者做出自己的評價,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補充式批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補充式批注,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閱讀方式,這種閱讀方式就是讓學生順著作者的寫作思咱,依據(jù)作者的寫作方法,遵循作者的寫作風格,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文章進行擴展補充。它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一文中有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像魯濱遜那樣的人,一個探索者,一個發(fā)明家,一個善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人”一句話,為了豐富拓展文本的內(nèi)容,筆者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你還希望自己成為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句子后面批注?!苯?jīng)過這樣的補充式批注,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同時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
實踐證明,補充式批注在拓展文本的基礎(chǔ)上既培養(yǎng)了不生的想象能力,又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總之,批注式閱讀可以使學生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化機械為靈動。在批注式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擁有了自己的主動權(quán),培養(yǎng)了高尚的品德,塑造了獨特的個性。相信這樣的語文課堂定會讓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激情飛揚,學生也定會靈性閃動,個性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