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霞
摘 要:近年來,二語習得研究不斷發(fā)展,各分支領域研究成果突出,這一領域逐漸走向成熟。本文介紹了二語習得的影響因素,重點論述了文化學習與二語習得的關系,旨在讓讀者明確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最后,本文提出文化學習二語習得是一個統(tǒng)一的過程。
關鍵詞:文化學習;二語習得
一、學習者文化適應的相關研究
文化角度的研究打破了二語習得研究認知學角度研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1936年,Redfield 和Herskovits 將文化適應界定為: 當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們進行持續(xù)不斷的直接接觸時, 一方或雙方的原文化類型所產(chǎn)生的變化稱為文化適應。(薛小梅、 高育松,2004)。本文主要討論的是學習者二語習得過程中文化適應的相關研究。接下來Schumann從文化適應的角度建立了文化適應模式, 該模式主要關注學習者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并用于解釋二語習得中學習者語言洋涇浜的現(xiàn)象。后來, Andersen 納入認知因素, 提出了本族化模式,該模式強調(diào)學習者調(diào)整自己的母語知識和其他知識來適應第二語言的學習。
總的來說, 文化適應研究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 將二語學習看成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二語學習就是另一種文化的學習。第二, 文化適應的研究包含兩個層面: 學習者對目的語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屬認知層面; 學習者在目的語文化接觸時的心理調(diào)整, 屬情感行為層面。前一個層面探討目的語文化的學習, 對二語學習者該如何輸入、輸入多少目的語文化知識;后一個層面探討文化認知如何影響學習者對本族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的態(tài)度, 對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審視評價, 在跨文化交際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及由此引起的學習者各種情感變化等。這一層面的研究多關注文化適應與認知發(fā)展、文化適應與情感、文化適應與個性等問題(薛小梅、高育松,2004)。
二、影響二語習得的因素
二語習得研究在Selinker提出中介語后在學術界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我國的二語習得研究始于20 世紀60 年代末70 年代初。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這一研究領域在學術界備受關注,其各分支領域研究成果突出,二語習得研究日趨成熟。
目前,影響二語習得的因素還在繼續(xù)討論中,大體上,學者們確定了一部分對二語習得有影響的因素。根據(jù)Rod Ellis的《第二語言習得概論》中第五章所述,影響學習者二語習得的因素有年齡、天資、認知風格、學習動機、個性五個因素。有的學者認為性別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如Deborah Tannen。但是,究竟性別對第二語言學習有多大影響不得而知??傮w上,影響二語習得的因素大致可以歸結為社會因素、認知因素和情感態(tài)度。其中,社會因素是二語習得的外部影響因素,認知因素和情感態(tài)度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是內(nèi)部的。文化就是社會因素的一個重要部分。
三、文化學習與二語習得的關系
文化是影響二語習得外在因素,那么二語習得和文化學習究竟有什么樣的關系呢?語言首先表現(xiàn)為符號,在各種符號的背后體現(xiàn)的是‘社會現(xiàn)實,反映了不同人們的世界觀,影響了人的信仰、價值及許多相互聯(lián)系的文化取向,這些是語言符號本身所沒有的。Halliday把社會當作一個語義系統(tǒng),語言是該系統(tǒng)的一部分,對語言符號系統(tǒng)的解釋取決于對它所賴以生存的社會或文化語義系統(tǒng)的解釋(賈玉新,1997)。當代許多哲學家認為,語言與現(xiàn)實的關系,是語言與文化的關系(M. Black, 1959, 轉(zhuǎn)引自陳大亮,2002)。文化是游離于語言符號之外的,為某一個團體所共享的語言世界觀和它所指向的社會現(xiàn)實。這是它的內(nèi)容實體,其內(nèi)容形式表現(xiàn)為語言的各種關聯(lián)意義及心理意義,以區(qū)別于那種固定的,不變的概念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的內(nèi)容是隱蔽的,具有動態(tài)性、流變性、復雜性等特點。當學習者習得第二語言時,他們往往“傾向于從單詞本身尋找它們的意義,如果我們認為單詞本身具有意義,那就錯了,準確地說是人賦予了單詞意義?!保⊿amovar. L, 1998:123, 轉(zhuǎn)引自陳大亮,2002)
在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學習者不但要掌握第二語言固定的語言系統(tǒng),還要完成將這種語言文化內(nèi)化的過程。一個社會的語言只是文化的一方面,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但是兩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偟膩碚f,文化學習與二語習得的內(nèi)容和方式雖然各異,但兩者聯(lián)系緊密。文化學習影響學習者的二語習得情況,它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和運用所學習的語言??傊?,文化學習對二語習得的影響是隱蔽的,不以具體的形式出現(xiàn)的。所以造成了很多人偏重語言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對語言文化的學習。文化是將語言與社會實際聯(lián)系起來的重要橋梁,文化學習對二語習得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四、結語
不同學習者的自身情況和外在學習環(huán)境不同,影響其二語習得的因素也會有所差異,但就外部因素來說,文化學習是語言學習與為社會實踐相聯(lián)系的一個重要紐帶。目前,中國的二語學習者比較缺乏文化學習意識,學習者應要平衡語言的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與文化學習,不但要學一門語言,還要學習這門語言的文化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Rod, E.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2] 薛小梅 , 高育松.中國背景下的外語學習者文化適應類型研究 [J]. 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 , 2004(4):88-89.
[3]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7.
[4] 陳大亮.第二語言習得與文化學習的對比分析[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