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跑步是最簡單最便宜的運動,但如果要參賽的話,則另當(dāng)別論了。對于像托尼這樣的跑馬拉松愛好者而言,為自己心儀的賽事花點報名費不算什么,圍繞參賽的裝備、培訓(xùn)費、周邊產(chǎn)品、停車費……才是真正最花錢的。
無贊助不跑馬
托尼參加了今年的北京馬拉松大賽,報名費200 元。
在他的跑友圈子里,這真不算多的,“我周圍有人去美國參加海軍陸戰(zhàn)隊馬拉松,全程報名費為 99 美元,‘歷史半程馬拉松為 66 美元?!睋?jù)他介紹,這在美國算是便宜的(紐約城市馬拉松賽費高達 347 美元)當(dāng)然,這可能是與賽事 40 年前創(chuàng)辦的初衷有關(guān):為傷亡人員家庭募集善款。
根據(jù)主辦方的財務(wù)公報,托尼算過每位跑者的實際成本:36 美元用于組織實施——租用臨時廁所、大巴、計時裝置等;34 美元用于賽事推廣——硬廣、娛樂營銷和賽前展會等;34 美元支付安保費用;22 美元支付組織者工資、交通和裝備等費用;13 美元制作號碼布、紀念章、T 恤和獎牌;12 美元用于補給和水站;網(wǎng)上報名平均收 6 美元,加起來是157 美元。
之所以多年保持“99 美元”營銷策略,大抵是因為贊助商給力的緣故,食品和飲料贊助豐沛。而為慈善默默貢獻的跑友們不會在意賽事成本到底幾何,只關(guān)切賽事品質(zhì)和那溫暖的慈善氛圍。
2700美元的奔跑
托尼還在美國讀書時,曾經(jīng)參加過芝加哥馬拉松,代價可比今年的北京馬拉松花費高多了:參賽費185 美元,備戰(zhàn)中買了三雙鞋,花費 300 美元。“就算你不是個裝備控,但是再省,總得置辦一雙吧。”為參賽和訓(xùn)練他又買了 600 美元的各色運動服,“跑得漂亮不如漂亮地跑著”。另外托尼還是個音樂迷,所以為參賽買了個新耳機,看著運動手表也不順眼,咬牙再多花420 美元。
據(jù)他介紹,在大賽前參加些小比賽熱熱身,也要花錢,每個的參賽費最少也得 50 美元。還有要命的事情:賽前的馬拉松博覽會明擺著就是要拉開跑者的腰包,沒買啥紀念品 100 美元就不見了?!叭绻悴辉复畛斯步煌?,執(zhí)意要開車去參賽的話,停車費是 40 美元,這也是成本啊。”最后,當(dāng)托尼興高采烈地跑完芝加哥馬拉松,算了細賬,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總共花了 2700 美元。
“要不是當(dāng)年打工攢了一些錢,并非所有時候我都可以如此隨性花錢,不過為了圓一個跑馬的夢,這些花費也值得?!蓖心嶙詈筮€安慰自己,“2700 美元是分攤在了過去與未來每個奔跑的日子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