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夏萌
2015年9月26日,上海Art Labor畫廊舉辦了周范個展,這是周范從北京搬回上海后的第一個個展。而距離他藝術生涯的第一次個展,已經(jīng)過去了11年。隨著大批“90后”藝術家與畫廊簽約,市場催促著周范這批80后藝術家承擔起更成熟的形象。對于自身,周范也在力求達到更好的階段。
畫畫兒這件重要的小事
兒時經(jīng)歷似乎都在周范日后的作品中能夠?qū)さ弥虢z馬跡。爺爺畫國畫的景象,誘發(fā)了兒時周范對繪畫的熱愛,開始系統(tǒng)學習繪畫。大學學習設計,一段時期他的畫作充滿了“態(tài)度感”。太原的山川風景,流淌成他獨特的色彩筆觸……
周范大學時期的作品,題材集中在有態(tài)度的酷酷的人物。學習設計的緣故,周范此時的繪畫風格受日本元素影響頗深。天賦造就,即便這個時期的風格在日后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從這個時期的畫作中也
.能夠充分感受到,周范在色彩運用和繪畫技法上的超高功力。
2007中國新銳畫家大獎中,周范帶有明顯的個人特質(zhì)的作品贏得了一致好評,并成為入選該獎的25位中國新銳藝術家之一。此時,周范剛剛簽約人生的第一家畫廊?,F(xiàn)在回過頭來看,這個獎項無疑是一件重要的幸運禮物,它奠定了周范藝術道路的起點。
頂著“新銳藝術家”的頭銜,正式進入專業(yè)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的生活。然而直到現(xiàn)在,周范仍不希望將自己和“藝術家”聯(lián)系起來,更愿意稱呼自己為文藝工作者,“成為藝術家需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沉淀過程,他們的成就必然是全面的、綜合的,而非某一個方面的出色。作為我自己而言,能把畫畫這件事情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就目前的階段和年齡來說,僅僅是開始而已?!?/p>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周范的作品大多以夢境為主題,“夢”是周范起初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觸發(fā)點。隨著對“夢”的不斷追問和探索,“夢”便未必是某一個人的。他開始關注夢境本身,“人們都渴望美好,而最為美好的可能是一段記憶,或者就是一個夢想的場景,一個由陽光、空氣、水所營造的一個綜合感觸,讓人覺得很舒服??墒沁@些都很虛幻,沒辦法擺出來看……將這些元素提煉、提純,就是作品創(chuàng)作的過程?!闭驹谀切├_紛絢爛的畫面前,目光隨著畫面的層次持續(xù)深入,特別容易產(chǎn)生與現(xiàn)實世界的剝離感?!稑渫堋分忻枥L了一個小男孩,郁郁蔥蔥的草包裹起男孩,似盔甲、似負擔,又似他身體的一部分。這幅畫可能是夢境,也可能是這個時期的周范的自我心靈畫像。
曾經(jīng)的做夢孩童慢慢消失
2012年開始,周范的創(chuàng)作速度放緩,大尺寸的作品耗時從8個月到3年不等。壓范進入創(chuàng)作的瓶頸期,這個階段持續(xù)了一年。當時他每天在黑橋的工作室呆著,開始試匡用其他的事情來填補“畫畫”這個事兒,后來索性連這份刻意都放棄了。看電影、聽音樂、閱讀對那個時期的周范來說,時刻都有著把功利心態(tài)帶入創(chuàng)作的危險。于是,在工作室的時間,就僅僅是“坐著”,這樣的生活過了幾個月,把瓶頸期帶來的情緒逐漸消化掉了。
這段時間,正好是NUOART畫廊獨家代理周范作品的時期。周范身上有種平和的魅力,也許是這份魅力也許是運氣,常常能遇到欣賞他的藏家,和幾家畫廊的合作也始終很愉快。NUOART以年輕藝術家為主,畫廊主鄭挪是個特別喜歡與藝術家溝通的人。周范瓶頸期的時候,NUOART給與了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支持。這段融洽和諧的合作關系對于周范和NUOART來說,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之后切都順遂起來,市場也給與了極好的回報。
那個階段,周范還養(yǎng)成了一個癖好:看一塊木頭在雨水下的沖刷。這些從野外揀來的木頭上,有腐葉、草渣和泥土,在雨水的沖刷下,它本來的紋路和細節(jié)會慢慢浮現(xiàn)出來。思考,源于對這個世界某處的觀察,而不是專注于“思考”本身。周范說,這樣的“無聊”生活持續(xù)到冬天才結束,持續(xù)了整整一年的“不作畫”終于在簡單的紙筆上重新開始了。
經(jīng)過瓶頸的陣痛,周范在畫面中逐漸放棄了“人物”的存在,作品的構成對人物的需要越來越少,它所承擔的作用也在逐漸淡化。植物占據(jù)了主角的位置,大多都以漂浮的、翻滾的、席卷而來的姿態(tài)存在,它們是現(xiàn)實與夢境的連接點,看似荒誕不經(jīng),但卻是一種對靈魂的自我審視?!端伞防锓泵硽璧闹脖恢?,一只鹿的尸體似乎正在被吞噬,這讓人想起漸漸消失在主題中的小男孩,沒有凄涼血腥,反而有股涼涼的唯美。
周范沒有固定的作畫習慣,隨機性很大?!爱嫛保菑囊稽c開始向外擴散,鋪開整個布面的。省略了畫“手稿”的步驟,大尺幅的作品往往都是在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下就動了筆,長時期地處在無法確定的過程里可以保證作品源頭的新鮮程度。
凝視《在夜晚可以聽到蟬的聲音》的時候,真的會跌進這個周范造就的世界中,枝枝蔓蔓似乎從畫中生出來,聽得到蟬的聲音;《寫給??男拧防镂鑴拥木€條,是臺風中的水草,又像姿態(tài)婀娜的孔雀羽翼。這一系列的畫作,無人不被驚艷。繁復的線條、精細的筆觸、飽滿的色彩、或動或靜的濃郁情緒,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公路通向未知的家園
去年,周范從北京搬家到上海,居住在上海朱家角。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獨處,因此也有更多的時間創(chuàng)作和思考。走出家門的時候,目所能及都是空曠,一開始讓周范十分新鮮興奮。風格和題材的轉變自然而然就發(fā)生了。
周范最新的作品系列中,“公路”和山川成為了主要靈魂。沒有了繁復的線條,色彩的沖擊更加突出,依然是描繪自然,但顯露出不同以往作品另外的美感。
筆直的公路切割開畫面構圖,延伸到作者腳下。周范曾用極細的油性筆在白紙上密密匝匝的畫了一棵大樹,取名《思鄉(xiāng)病》。而這一系列公路面對的山川,又隱隱藏著太原的風景,也許這公路盡頭,就是離開就再也回不去的家鄉(xiāng)。
本次展覽囊括了周范十余年間各個時期的畫作,猶如一場“致青春”的回憶錄。未來,他還有很多想法要去實施,這樣一位一直被商業(yè)市場眷顧的“新銳藝術家”,用謙遜真誠的心,進行著自己的藝術嘗試。似乎可以想象一個畫面:他坐在畫架前,一雙手緩緩游移,筆下生花,背影模糊成一句淡淡的畫外音:“我對時間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