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鳳
推開家門,一片寂靜,餐廳的燈發(fā)出柔和淡雅的光線,籠罩著這個寧靜溫馨的夜晚,兒子輕微的呼嚕聲從他甜美的夢中偶爾傳來。
餐桌上放著一杯酸奶,那是我最愛吃的蘆薈酸奶,下壓一張紙條和一本書,那張潔白的信箋上稚嫩地寫著“媽媽,祝你婦女節(jié)快樂!我明天給你擠牙膏、洗腳……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一本《莫愁》,讓你永遠都不愁!”
一本最新《莫愁》赫然放在桌上,散發(fā)淡淡油墨香,一陣溫暖和感動頓時在心田彌漫開來。我突然想到,多久沒有燈下閱讀?多久沒有到書店去翻閱新書?多久沒有拉著愛人帶著孩子,走在鄉(xiāng)間的田野上,去尋找原野的春天,去呼吸清新的空氣,寫出滲透太陽香氣的輕盈文字。
多久是多久,多久已很久!
生活原本不是這樣的,生活也不應(yīng)該是這樣的,為什么月下漫步的時間被冗長無聊的韓劇所替代,為什么晚間靜讀的習(xí)慣被推杯換盞所改變,我那顆浮躁而淺薄的心田,狹小了,狹小到一張安靜的書桌也放不下。
歲月真是殘酷無情的魔法師,將當(dāng)年那個愛書香愛詩韻愛丁香的女孩,磨礪成一個不折不扣的煙火女人。
今夜,捧著這本《莫愁》,我想起當(dāng)年用年輕的心、青春的文字寫下的文章《墨水·香水》,大意是自己酷愛讀書酷愛文字,用發(fā)自心靈的文字碼成活色生香的文章,發(fā)表在刊物上,再用收到的稿費去買香水,去裝點年輕女孩的日子,讓生活永遠香氣氤氳。
還記得在家鄉(xiāng)做教師的夜晚,奶奶那間小灶屋成了我的書房,那張破舊得有些斑駁的大飯桌是我的書桌,奶奶吃完飯后就趕緊收拾,擦干凈了,我把自學(xué)的書本放在上面埋頭讀書,目之所及是方塊字;抬頭思索,目光所及是農(nóng)家的三口大鍋灶。在方塊字里,我汲取和品味語言文字的百般蘊味;在大鍋灶里,奶奶用靈巧的雙手為我調(diào)換著飯食的酸甜苦辣。這樣的讀書經(jīng)歷,恐怕也唯我獨享。也正是在那張有點歷史的大飯桌上,我用稿紙一遍遍地謄寫記錄心靈的清新文字?!赌睢烽_啟了我的寫作之路,也氤氳了我的心靈。
在許多個月朗星稀的深夜,靜謐鄉(xiāng)村偶爾的聲聲犬吠,打破了周遭的寧靜,也打破了我的飄渺思緒,仿佛給我注入一絲興奮劑,每每這時,我會放下筆,走出這間臨街的小屋,到無人的小街上走個來回,輕輕踱步,怕打破這鄉(xiāng)村的夜。路燈把我孤獨的影子拉得老長,走近了又變得很短、很短……
正是那許多個寂靜的夜,給了我很多收獲,我也因那些夜間迸出的文字與作品,因夜間認真苦讀錘煉的素養(yǎng)走進了城市、走進了機關(guān),甚至被封個“才女”的稱號。
腹有詩書氣自華,做一個煙火女人,更要做一個浸潤書香的品質(zhì)女人、精致女人。是的,真的需要在心田安放一張書桌了,真的需要用讀書點亮心燈了,簡潔明亮的書房、纖塵不染的書桌,還有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臅鴻?,我想,這應(yīng)該是我的精神家園,這才是我心靈寄放的空間。我還可以找一個陪讀的人,那當(dāng)然是我聰明可愛的兒子,讓我和他一起開始讀書吧,正如書中所說“讀經(jīng)典的書,做有根的人”,我們的根在哪里?在那淡淡書香中、朗朗頌讀中。
編輯 劉建淑 3146063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