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軀干》
規(guī)格:50×45×80cm
材質:坭興陶、氣燒、坑燒
雍韜點評:
欽州陶器運用極強可塑性的泥質,在器皿坯體上雕刻詩文、繪畫,在單純古樸中透露出一種濃醇的人文雅趣,尤其是“窯變”技術更是一絕,農幫敏一直對此情有獨鐘。經過“國內—國外—國內”的學習與創(chuàng)作,農幫敏在藝術軌跡回歸到原點的同時,藝術創(chuàng)作也回到了最初的興趣敏感點——欽州坭興陶。不同的是,經過了一系列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習、創(chuàng)作,他對陶泥的性能、觸覺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從而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個人特色的系列作品,如“器皿類”“軀干類”“人與建筑類”。
其中,《軀干系列》陶瓷雕塑以人物軀干作為創(chuàng)作載體,以廣西欽州特有的坭興陶土作為創(chuàng)作原材料,在保留坭興陶傳統(tǒng)材料與制作工藝基礎上,進行藝術上一種新的探索,借助燒制過程中藝術上出現(xiàn)的偶然效果,尋找藝術視覺效果上的一種新的可能。在處理過程中,不同的色塊被統(tǒng)一于整體的作品之中,點、線、面的自然構成給人多角度的思考與聯(lián)想。在燒制工藝上,采取二次燒成方式,用氣窯燒至1100℃,通過急劇降溫使作品自然開裂,再用坑燒的方式有選擇性的燒制作品的部分開裂塊面,然后重新組合作品,經過坭興陶傳統(tǒng)材料制作工藝最后一道程序——拋光、打蠟,作品具有獨特的視覺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