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相對于義務教育階段,高中英語新課程則更強調根據(jù)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著重從以下幾點談談怎樣實現(xiàn)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學。教師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樂趣,獲得充實感和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不拘一格,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情趣的語言環(huán)境;精心設計多種交際活動,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機會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和運用所學知識。
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語言的習慣
1.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有一本好的工具書。我經(jīng)常要求學生使用工具書的時候多看看和某一個單詞相似的詞匯,這樣,通過查詢一個單詞,實際上掌握了3個到5個新的單詞,從而擴展了學生的詞匯量。
2.預習的習慣,對學生進行精心指導,逐步規(guī)范要求。在預習方法上指導學生按詞、詞組、句、文、疑等進行分析,即先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詞典查單詞,自己解決生詞,對重要詞組、重要短語進行羅列,并能造句,記錄課文結構嚴謹和用詞優(yōu)美的句子,并讀、抄、背。
3.整理錯題的習慣,提高學生改錯的目的性和自覺性。每次發(fā)作業(yè)或者考試試卷后,我總是提醒學生把錯題好好修改,不僅改正還要查找錯誤原因,并且把錯誤的題目抄寫到一個專用的筆記本上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閱讀課外書和摘抄的習慣,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和興趣的英語讀物。隨身攜帶,閱讀,做好摘記。
三、教學步驟:閱讀課
1.導入,通過問題、討論、情境、表演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速讀、略讀和細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針對課文情景設計問答、排序或填表形式,并設計一些類似高考的閱讀理解題,并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分析段落大意。
3.整篇復讀表達輸出,運用關鍵詞或圖片引導學生復讀課文,進行討論、辯論,訓練學生的思維。
四、構建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課堂
1.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tài)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jù)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盡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盡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說“Very good” “Excellent” “Wonderful”,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增強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yōu)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后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閱讀量等。
2. 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成績??贪宓膶W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還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英語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并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fā)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3. 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后整理總結筆記,并發(fā)現(xiàn)重難點。
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周后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后我也經(jīng)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
五、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反思
1.備課環(huán)節(jié)中不能忽視情感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培養(yǎng)。新課標要求根據(jù)高中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和學業(yè)發(fā)展情況,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明確三維目標(語言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參與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虛擬情境,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經(jīng)學到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堂教學中不能過度使用多媒體。不能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量使用圖片、音樂、影像資料等等。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一個原則:即圖片、音樂等較強、較新的刺激設計要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進行。
3.課堂教學語言要夠清晰。英語課不一定必須用英語講解,一些簡單的指令性語言用效果就好,遇到太難的知識點能用漢語讓學生更明白,就可以使用漢語為英語服務。
4.課堂教學要重視學法指導。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對其進行學法指導,授之以漁,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其保持持久的學習動機,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而且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能夠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富有成效性,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