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diào)南京街區(qū)里的風景
也許,這是最能代表南京一個街區(qū):低調(diào),憂傷,文藝。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三所高校匯聚的漢口西路和廣州路一帶,巷道曲折,洋槐遮天,漫步于此,總能嗅到屬于尋常人家的人文氣息。
南京民謠歌手李志在《山陰路的夏天》里唱道:“南京的雨不停地下,不停地下,有些人卻注定要相遇……”在某個雨后難得的晴天,我從山陰路走到漢口西路,與“初見”手作工坊相識,店中擺著店主楊柳從各地淘來的小玩意兒。她喜歡四處旅行,把寶貝—件件地帶回來,有的重新加工,有的原樣出售,楊柳身著的裙裝帶蕾十足的秦淮味道,也是她自己設(shè)計,再請相熟的裁縫師傅制作而成的。
位于漢口西路和寧海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的小酒吧61HOUSE則完全不見“初見”的文藝氣息,它避開“1912酒吧街”的噪雜,選擇了漢口西路。這原本是—個防空洞,改成酒吧后,多了份清凈。老板用種在露臺上的薄荷調(diào)了杯Mojito給我——很多人來此尋找的就是這種薄荷的清香。
若不留意,你—定會錯過大名鼎鼎的先鋒書店,它在廣州路五臺山下,原是地下停車庫,后被錢曉華先生筑成了愛書人的烏托邦,先鋒大道盡頭的巨大黑色十字架是這里的標志。
從五臺山拾階而上,南京寶菜納啤酒花園餐廳里正宗的德式口味分外引入,半份烤豬肘已經(jīng)可以顯示出德式的慷慨,德國釀酒師李斯特特意展示了店中他那座小型啤酒釀造廠。德國產(chǎn)的小麥在這里靜靜發(fā)酵,可以嘗嘗他釀出的啤酒。
從上海路的斜坡拐進數(shù)百米,便可以看見一棟建于民國時期的二層老房,它與周圍居民樓別無二致,只是門口的藍白色標識牌暴露了它的真實身份——南京國際青年旅社。來自各地的旅行者熱愛這里,他們在此交談暢飲。說不定你也會碰著一位他鄉(xiāng)知音,交換彼此的故事,就像南京這陰睛不定的天氣,誰知道呢?
編輯/陳紅 張德博
逛街指南
到達從地鐵一號線珠江路1出口,沿廣州路可行至漢口西路,或乘出租車至鼓樓區(qū)漢口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