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榕,張曉麗,徐晶
(南昌市血站,江西 南昌330025)
新生兒溶血病(HDN)是臨床引起新生兒病理性黃疸主要原因之一,常因母嬰血型不合所導(dǎo)致,多見于ABO血型系統(tǒng)和Rh血型系統(tǒng),其中,Rh血型系統(tǒng)新生兒溶血病伴隨的臨床癥狀較重,但ABO和RhD以外血型抗體引起的HDN在國內(nèi)也時有報道[1-3],鮮見非特異性自身抗體引起HDN的報道。最近,我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1例由非特異性自身抗體引起的HDN,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患兒,男,出生第1天即出現(xiàn)重度溶血;產(chǎn)婦,25歲,無輸血史,孕產(chǎn)1次。
1.2 儀器和試劑 血型血清學(xué)用離心機 (長春博研科學(xué)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D-3A型),日本久保田離心機(KA-2200),水浴恒溫震蕩器(江蘇金壇中大儀器廠 SHA-C)。 血型定型卡(廠家:GRIFOLS),Rh 血型抗原分型卡(廠家:GRIFOLS),Coombs 卡(廠家:GRIFOLS),ABO標準紅細胞(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篩選細胞(廠家:BIO-RAD),譜細胞(廠家:BIO-RAD),試劑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1.3 檢測方法 血型鑒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游離抗體試驗,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與鑒定,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4]及GRIFOLS微柱凝膠法說明書操作。用產(chǎn)婦血清,患兒血清及患兒紅細胞放散液進行抗體篩查試驗[5],再利用譜細胞進行抗體鑒定。產(chǎn)婦血清采用倍比稀釋法,以試管中出現(xiàn)凝集強度達到1+的最后一管稀釋倍數(shù)的倒數(shù)作為本次測定的抗體效價。采用ZZAP(二硫蘇糖醇+蛋白水解酶)處理產(chǎn)婦紅細胞,用處理后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陰性紅細胞進行自身吸收3個循環(huán),自身吸收后血清做抗體篩查試驗[6-8]及抗體鑒定試驗。
2.1 產(chǎn)婦
2.1.1 血型 O,CcDee。
2.1.2 抗體篩選 產(chǎn)婦血清與Ⅰ,Ⅱ,Ⅲ篩選細胞進行試驗,結(jié)果 與3個細胞都呈陽性反應(yīng)2+。紅細胞自身吸收3個循環(huán)后,血清抗體篩查試驗為陰性。見表1。
表1 抗體篩查試驗
2.1.3 放散前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 4+。ZZAP處理后,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結(jié)果為陰性。見表2。
表2 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
2.1.4 抗體鑒定 產(chǎn)婦血清及自身吸收后血清與11個譜細胞進行實驗,結(jié)果見表3。
2.1.5 抗體效價 用產(chǎn)婦倍比稀釋的血清與標準O細胞進行鹽水及抗人球蛋白試驗,效價分別為4和256。
2.2 患兒
2.2.1 血型 O,CcDee。
2.2.2 抗體篩選 患兒血清及紅細胞放散液分別與Ⅰ,Ⅱ,Ⅲ篩選細胞進行實驗,結(jié)果3個細胞都呈陽性反應(yīng)。見表1。
2.2.3 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 4+。見表2。
2.2.4 患兒血清及紅細胞放散液抗體鑒定 患兒血清及患兒紅細胞放散液與11個譜細胞進行實驗,結(jié)果見表3。
2.2.5 游離試驗 患兒血清與A,B細胞3+,與O細胞2+。
2.3 父親
2.3.1 血型 O,CcDee。
表3 產(chǎn)婦血清、患兒血清及患兒紅細胞放散液抗體鑒定結(jié)果
新生兒溶血病是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種被動免疫性疾病。引起HDN的血型抗體,主要是ABO系統(tǒng),其次為Rh系統(tǒng),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統(tǒng)不合引起的HDN極為少見。在HDN中,ABO血型系統(tǒng)引起的溶血病約85%,Rh血型系統(tǒng)引起的溶血病約14.6%[9]。血型不合妊娠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HDN除ABO系統(tǒng)外很少發(fā)生在第一胎。這是因為自然界中除ABO系統(tǒng)外少有與人類紅細胞上血型抗原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存在,以至孕婦血清中血型系統(tǒng)抗體很少存在天然抗體或免疫性抗體。只有在輸血、妊娠流產(chǎn)時刺激母親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抗體,以后再妊娠含該抗體的胎兒時才可能發(fā)生HDN[10,11],一般都是因為父親遺傳給胎兒的抗原恰為母親所缺少引起的。胎兒紅細胞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可刺激母體產(chǎn)生免疫性抗體,此抗體再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huán),使胎兒紅細胞溶血。而此患兒ABO,Rh血型與父母都相同,排除了ABO-HDN和Rh-HDN發(fā)生的可能性。根據(jù)患兒紅細胞放散液中抗體與11個譜細胞反應(yīng),凝集強度相同,都為4+;鑒于產(chǎn)婦無輸血史,采用ZZAP處理紅細胞后進行3個循環(huán)的自身吸收,產(chǎn)婦紅細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陰性,血清抗體篩查試驗亦為陰性,表明該抗體為非特異性的自身抗體,未合并同種抗體。由此可見,非特異性抗體也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huán),引起新生兒溶血病。該患兒起病急,黃疸迅速加重,出生一天總膽紅素便達到351μmol/L,說明非特異性抗體引起新生兒溶血病也不容忽視,應(yīng)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1]孫國棟,尹志柱,張彥平,等.抗-Ce、抗-e致新生兒溶血病1例[J].中國輸血雜志,2006,19(2):147-148.
[2]郭萍,楊通漢,姚富柱,等.IgG抗-M引起新生兒溶血病1例[J].中國輸血雜志,2007,20(4):418.
[3]駱宏,莫春妍,張潤青,等.Rh血型系統(tǒng)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診斷及特殊反應(yīng)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xué),2012,30(4):334-336.
[4]葉應(yīng)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 [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xué)出版社,2006:246-270.
[5]AABB.METHOD 2-20.Dissociating IgG by chloroquine for antigen testing of red cells with a positive DAT,AABB Technical Manual[S].16th edition,Bethesda,2005:894-895.
[6]孫國棟.帶有溫自身抗體病人體內(nèi)的同種抗體的檢測[J].國外醫(yī)學(xué)輸血及血液學(xué)分冊,2001,24(4):344-346.
[7]Das SS,Chaudhary R.Utility of adsorption techniques in serological evaluation of warm 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J].Blood Transfus,2009,7(4):300-304.
[8]Leger RM1,Garratty G.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detecting alloantibodies underlying warm autoantibodies[J].Transfusion,1999,39(1):11-16.
[9]薛辛東.杜立中.兒科學(xué)[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39.
[10]付涌水.臨床輸血[M].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96-198.
[11]楊乾坤,海寶宏.非ABO RhD血型抗體引起新生兒溶血病臨床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9,30(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