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落馬,一座城就廢了?
中國新聞網(wǎng)前不久報(bào)道,在全國文明城市測評中,6城市因一把手落馬被除名。這至少說明兩點(diǎn):一、如果這些一把手還在位,那這6城市肯定還會待在測評序列中;二、一把手落馬對創(chuàng)城具有一票否決性質(zhì)。
一座城市是否文明,是指包括環(huán)境、秩序、文化等的整體,既不能因出了一個大慈善人物,就說這個城市文明到天上去了,也不能因出了一個江洋大盜,就說這個城市土匪氣很重。那何以一座城市的一把手落馬,就把一座城從創(chuàng)城測評中清除?我們是在評全國文明城市一把手呢,還是在評全國文明城市?一把手不文明了,就意味著一座城也不文明了?
以當(dāng)下制度導(dǎo)向和約束條件來看,創(chuàng)城確實(shí)涉嫌地方一把手政績工程,易流于形式主義。但創(chuàng)城期間,全城上下畢竟都動起來了,官員跑斷了腿,說破了嘴;很多市民犧牲個人利益,不讓擺攤兒就不擺了,寧可少掙幾天錢。中國人做事向來聽政府的,政府一發(fā)話,全體市民,刷,一起向右看齊。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市民多聽話,多文明,有這樣聽話、文明的好市民,一座城市怎么能不聽話、不文明?一把手落馬就落他的,憑啥拖累得全城都不文明了,甚至連測評資格都喪失了?這說得過去嗎?
中國平頭百姓的隱忍全世界有名。隱忍也許是對世事的無奈,也許是文化性格。對此,我們可以有各類判詞,但絕不能不尊重,這是最起碼的人本。從這個認(rèn)知角度看,6城市從創(chuàng)城測評中被除名,你是在處罰一把手呢,還是在處罰全城市民?對市民不尊重倒也罷了,何以又補(bǔ)上一腳?工